“因为疫情,今年春节宅在家里的时间长,感觉家里全天一直挺缓和,老人和我们穿秋衣还嫌热,孩子光着脚在地疯跑。今天冷空气又来了,有地热供暖,我们真真不怕!”家住咸阳市芙蓉佳苑小区的薛女士告诉记者。
这天是2月14日。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仍在激烈进行,陕西又出现了断崖式降温的寒潮天气,但是享受地热能供暖的小区居民,宅家抗疫温暖又安心。
像芙蓉佳苑这样由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绿源公司”)负责的供暖小区,咸阳市区内有近三成,陕西全省有近200个。
“即使没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春节本就是我们供暖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今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为所有换热站进行消毒,为值守员工发放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管网巡检,畅通诉求渠道,调整设备运行参数,调高‘民生温度’,为防疫注入‘暖流’,在政府和百姓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让地热能出一份力。”绿源公司陕西区域负责人刘斌说。
党员冲锋在一线
疫情当前,医疗机构是抗击疫情的主阵地,做好医疗机构特别是疫情防控定点医院的供热保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绿源公司承担着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武功县人民医院、西安医学专修学院武功附属医院,以及咸阳市传染病院家属区等保供任务。为确保这些抗疫重点单位的供暖万无一失,绿源公司党员供暖保运突击队与医院后勤部门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联系,第一时间了解供热情况,每日安排专人咨询他们的热负荷需求,时刻关注上述单位的供热参数,将巡检由常规的每日巡视两次改为每两小时巡视一次。部分医院由于医用热量增加,绿源公司及时提高输出负荷,充分保障医疗单位的用热需求。
党员带头认真执行全员疫情日报制度,分片区联系服务大厅和地热站督促进行定时定点消毒。为解决好群众反应的问题,同时减少人员接触,设立党员防疫先锋岗,对需要入户检查的用户,联系小区物业通过微信远程视频进行指导服务,能在线上解决的问题尽量不入户作业,确实需要入户维修,在加强安全防护的条件下进行,做好人员接触记录。保供突击队按照 “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要求,加强小区换热站和沿线管网的保养维护,结合天气及各小区实际情况,合理调控温度,保证用户正常平稳用热。
小区里的那一抹温暖的“石化红”
2月14日,在前一天整个下午经历抢修后,咸阳宝石佳苑小区井泵还未完全恢复,为尽快使系统正常运行,一大清早任永江、刘二栋等四名运行管理和维修人员顶着寒风,摸着漆黑晨幕,火速赶往现场,现场在紧抓准备物资设备的同时,所有检修相关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防范工作,严格执行疫情防范措施。在当班领导的精心组织下,维修人员不畏疫情逆行而上,吊车和人员联系不到,就亲自上门说明情况;物料一时到不了就用自己的私家车上门拉。各项准备完成后,由于该井水温特别高、蒸气量大,未拆卸井口前还处于自喷状态,维修人员需站在临时搭建的脚手架上,冒着被烫伤风险,对导流泵进行界限测试调试,随后提出井泵、找准井泵故障并开展维修。这期间早上和中午再热的饭菜到了他们手里也是半冷了,轮番上阵的他们毫不顾忌、匆匆扒拉两口就立刻投入工作,于当天午后为用户恢复正常供热。
午后群楼中间的那抹红色成为这群战士马不停蹄的背影,供暖恢复正常后,他们获得小区物业和小区居民的啧啧称赞。
2月14日,工作人员克服地热井自喷风险抢修井泵
2月14日,工作人员冒严寒在受限空间中维修检查井漏水
绿源公司在陕地热能开发利用业务覆盖咸阳、西安、西咸新区、宝鸡、渭南等地,形成了中深层、浅层以及余热利用于一体的多种清洁能源互补供热格局。其中咸阳地热供暖面积已占咸阳集中供暖面积的30%,受益人群已达10余万人。武功县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地热能供暖“无烟城”。
据悉,地热集中供暖替代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可节约燃煤,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今年绿源公司在陕地热供暖可节约燃煤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多万吨,二氧化硫1.5万多吨,相当于年植树近300万棵,为破解北方城市清洁供热难题提供了地热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