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陕西省“五个扎实谱新篇 追赶超越再出发”系列首场发布会举行。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晓光,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迎军围绕“落实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至201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9年前三季度增长5.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协同发展,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5%、49.7%和42.8%,2019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上年同期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
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制造新名片
综合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9位
五年来,陕西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
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入实施“1155”工程,落实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8条措施,研发服务平台网上系统上线运行。
各类科技资源加速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航空航天产业聚集了全国30%的研制生产能力,大型运输机、闪存芯片、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制造新名片。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西安综合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9位,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居全国第4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18%、居全国第7位。
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58.1%
比2014年提高5.6个百分点
五年来,陕西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西咸、富阎一体化进程加快。
加大跨区域协作力度,苏陕、津陕合作持续推进,与广东省、深圳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基础设施联通、经贸深层次合作加深,川陕革命老区振兴步伐加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功创建大荔县、榆阳区2个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58.1%,比2014年提高5.6个百分点。
2015年至2018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
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
五年来,陕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决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场保卫战。组织召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修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建设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
落实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散煤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2015年至2018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
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渭河被评为全国首届最美家乡河,汉江、丹江水质持续为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70%的水量。
坚持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韩城市、铜川董家河工业园等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神木县、西安浐灞生态区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西安进入十大国际航空枢纽
以西安为中心的“高铁一日生活圈”初步形成
五年来,陕西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着眼构建陆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三位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形成278项政策清单和155张政策落地流程图,“9761”目标基本实现(即到2019年底,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市县两级达到70%以上;在实体政务大厅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或者最多跑一次)。
充分发挥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作用,制定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推动构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意见等政策文件,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构建。
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第五航权获批,西安地铁三期规划、西延和西康高铁可研获批,以西安为中心通往国内主要城市的“高铁一日生活圈”已初步形成,西安进入十大国际航空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客运吞吐量跻身全国机场第7位、货邮吞吐量增速持续位列全国十大机场第1位,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全国领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功能覆盖率达到100%,西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被列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3个枢纽名单。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接近90%
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
五年来,陕西加快建设公共服务领域五大工程,十四运场馆、三大博物馆等项目稳步实施,十四运会徽、吉祥物发布。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施策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6年至2018年,苏陕扶贫协作项目惠及约60万贫困人口。
持续抓好就业增收,出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实施意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接近90%,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
优先支持教育发展,3所高校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5所高校入围国家一流学科建设,107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和“五个扎实”要求,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省发改委将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记者 同海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