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才是家!”

2019-11-26 15:29  安康日报

与同龄人相比,胡廷安显得更瘦一点,与背上大大的书包不成比例。胡廷安今年9岁,是岚皋县城关镇爱国村人,在该镇六口小学上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后,普通的学生们开始写作业,而他放下书包,就急匆匆进了厨房。

胡廷安一家是2012年通过搬迁安置来到爱国村一组的,父亲在附近的安岚高速工地上打工,常常加班,而母亲是精神二级残疾人,无法做事。于是,洗衣做饭、收拾家里成了这个小小少年每日的必修课。

来到胡廷安的家,家中没什么装饰。大人们聊天,胡廷安提着米袋子进了厨房。淘米、过水、用手指测量米和水的比例,熟练地按下电饭煲的煮饭键,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我们一行人看着瘦小的少年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心里很不是滋味。而胡廷安却很轻松地说“习惯了”,罢了又吐槽:“我爸爸做饭太难吃了,还不如我做的。”这时一个女人从房间里冲出来,抢了米袋,虽然穿着整齐,口中却大骂着,又一头钻回了房间。

“妈妈总是这样,影响我做饭,哼!”胡廷安露出小孩子的一面,噘着嘴,扭过头开始熟练地抽去四季豆的老筋。“虽然妈妈总是骂我,爸爸总是不在,但是我可以帮他们呀。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才是家。”熟悉后,这个小少年变得话痨起来,说到自己写的作文被老师表扬、说到学校即将开始的运动会、说到平时自己做的手工艺品,眼睛闪着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聊天里我们一行人对他的日常生活有了了解。每天早晨六点半,胡廷安从家出发,七点上课,学校食堂供应早餐和午饭,下午四点放学,四点半到家后先看看妈妈,再提了米和新鲜的蔬菜钻进厨房。从6岁起,胡廷安就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水池和案板边,他渐渐长大。父亲在安岚高速工地上打工,一年能够收入一万多元,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加上退耕还林补助、残疾人补助、义务教育补助和各项国家扶持政策支持,一家人在今年脱了贫。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关怀下、爱国村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为胡廷安申请了助学金,胡廷安说:“谢谢叔叔阿姨、学校老师们的爱护,虽然艰难,但我相信一家人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就像胡廷安说的:“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才是家。”在相互扶持、在温情和孝心中,这个家庭践行着“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在吃苦耐劳、在勤劳和自强中,这个家庭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在成长,让这个家庭、我们的祖国充满希望。

全站热点
雁塔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雷参加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视频培训会,对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十点要求

2019-11-26 11:24阅读

长安区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和城市管理工作

2019-11-25 21:30阅读

“断崖式”降温来了 陕西今明有雨雪

2019-11-24 09:19阅读

碑林区人大副主任张立华带队视察安全生产工作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2019-11-22 14:51阅读

区委副书记于海夫督查暗访北屯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019-11-21 11:08阅读

莲湖区 打开“三扇门” 让主题教育整改工作接地气

2019-11-19 19:50阅读

谭家街道渭滨街社区举办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2019-11-18 15: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