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的互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方面的便利,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烦恼。经常有人因为网络的问题而上当受骗。每天上网的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吗?App如何使用才安全可靠?记者为您梳理了一份安全指南。
慎用两种公共设备
在公众场所使用WiFi时,一定要注意,可以直接连接的且不需要验证或密码的公共WiFi尽量不使用。使用公共场合的WiFi热点时,尽量不要进行网络购物和网银的操作。进入公共场合后关闭WiFi开关,避免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连接上恶意WiFi。
公共手机充电桩要慎用。不随意连接免费的手机充电桩,连接陌生充电宝时,安卓手机不要开启“USB调试”功能,苹果手机不要点击“信任”该设备。尽量携带自己的充电设备。
移动支付的安全使用
随着移动支付的盛行,为广大群众带来众多便利与快捷的同时,隐患也随之潜伏,随时随地可导致个人信息及财产受到威胁。其中,手机短信验证替代银行密码,在方便市民操作的同时,也留下了安全隐患。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Apple Pay等移动支付以绑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为基础,用户购买商品时,不需开通网银,只需提供银行卡卡号、用户名、手机号码等信息,银行验证手机号码正确性后,第三方支付发送手机动态口令到用户手机号上,用户输入正确的手机动态口令,完成支付。不法分子从拿到受害人的手机和钱包,到绑定成功再到转账完毕,整个过程只需3分钟。
需要注意:手机、身份证和银行卡,尽量不要放在一起,避免同时丢失造成损失;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密码与银行卡的支付密码不要相同;第一时间到公安机关和银行办理挂失,及时关闭无线支付业务;手机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设置不同的解锁密码,手机内不要存储身份证及银行卡信息,若丢失,及时补办手机号。
智能音箱可能会“窃听”
休眠状态下,智能音箱依旧能采集用户信息,黑客可以了解用户偏好,向用户发送钓鱼电子邮件,攻击者在成功实施入侵后,可轻易获取家庭住址、手机号等用户敏感信息,黑客可以利用存储在智能音箱中的信息,判定用户是否呆在家中。所以,尽可能购买知名品牌的设备,购买前提前了解该产品的安全风险,不用时记得断电,将智能音响按时更新为最新版本。
这些信息都不要“晒”
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要引起我们的警惕。随意晒晒照片,不仅马上会被人猜出拍照地点,还有可能暴露指纹信息。现在很多人照相的时候喜欢用手比“V”,实际上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在二三米以内有人拍下照片,或者是通过你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进行别有用心的利用的话,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合成、还原你的指纹。所以,对于个人来讲,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不在不可信的设备上录入自己的指纹,带有自己指纹信息的照片不要随意发布,指纹门锁尽量设置指纹+口令的双因子方式打开。
不要晒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等信息,机票和火车票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含有乘客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等,有被人利用高科技窃取个人信息的可能。护照、家门钥匙、车牌同样也不能晒,含有私人信息的照片会透露你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透露你的生活圈范围。喜欢晒孩子照片的家长也要克制,不妨限制一个分享的范围,以分组的形式分享给亲人看。
定位功能必要时再开启
智能手机定位功能可以记录用户所处位置、时间段、活动轨迹等信息。要警惕不要泄露了信息。手机一旦开启GPS定位功能,在使用者不做任何其他设置情况下,会自动记录用户地理位置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攻击软件后台数据库,在手机植入跟踪软件,通过社交软件发布信息等方式收集定位信息。
平时要注意,关闭手机定位系统功能,必要时开启,在社交软件设置中增加好友验证功能,关闭“附近的人”和“所在位置”等功能;手机安装正规防病毒软件,定期检测手机安全性。
修改路由器管理初始账户
移动互联网时代,路由器几乎成为家庭网络的标准配置。由于路由器的产品特性,用户往往会忽视对路由器使用安全的管理防范,比如设定简单的密码、长时间使用同一密码等。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漏洞”入侵家用网络,可实时掌握用户利用该网络进行的任意互联网操作,甚至入侵接入设备,提取设备中的敏感信息,修改路由器登录密码等,给用户造成密码输入错误或者路由器坏了的假象。同时,由于家庭网络一直将房主的设备列为可信任设施,一旦侵入这个网络,就可以对智能门铃、智能摄像头等智能设备进行恶意攻击。
所以,一定要修改路由器管理初始账户,并增加密码强度限定路由器管理IP,开启相关登录限制措施,如路由器自带的MAC过滤功能,随时关注并清理路由器上未知接入设备,不要使用破解路由器密码的应用软件,防止在破解他人密码的同时,也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用网盘不要存储私密信息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云存储服务出现了,在线存储的容量更大功能更丰富更具吸引力。于是,网盘(云盘)成为办公、生活、娱乐的重要存储方式。网盘又称网络U盘、网络硬盘,可提供文件的存储、访问、备份、共享等文件管理功能。不管是在家中、单位或者其他任何地方,只要连接到因特网,就可以管理、编辑网盘里的文件。不需要随身携带,更不担心遗失。因此,使用人群也越来越广泛。许多网盘在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传输的数据是没有经过加密的明文,攻击者(黑客)可以直接截取数据包。同时,黑客还能够利用窃取到的用户历史访问数据,适当修改文件名和路径,对用户的所有数据进行读取和删除操作,给网盘使用者带来重大损失。
所以,尽量不要用网盘存储私密信息,以防止信息泄露;网盘里的储存内容一定要在本地备份,避免被不法人士删除、修改;使用网盘传输文件后,应作出删除之类的处理。
APP这样用才安全
使用APP时要做到官方下载、观察流量、谨慎授予权限、退出要彻底。选择官方渠道,特别是银行类APP,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山寨软件。
观察应用流量使用情况,对一些使用大量流量且没有告知的应用,及时检查或卸载。谨慎授予应用“发送短信”“读取短信”“查看通讯录”“读取定位信息”等权限。大部分手机退出程序时,只是回到手机桌面,并未真正退出,这会给一些后台运行的恶意程序可乘之机。此外,不要把手机中的QQ、微信、微博等设置为“自动登录”,密码要定期更换。
避免自家监控泄露隐私
部分摄像头存在“弱口令”隐患,不法分子利用安全漏洞窃取隐私。建议在正规渠道选购智能摄像头,不购买“三无”或山寨产品,使用前及时更改初始密码,使其具备一定复杂度,经常查看摄像头是否有被转动、操作过的痕迹及是否有人同时在后台登录软件。安装摄像头时,避免其正对卧室、卫生间等较为私密区域,使用正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和漏洞检测。
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