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9时许,金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开着检测车,对金台区金河镇马家原村大棚和大田的葡萄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见右图),40分钟后,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高位达到了国家标准。马家原村村主任马全生高兴中略带忧愁,地里还有百万斤葡萄陆续成熟,他希望有更多的客商来采购,让辛苦了一年的果农得到好回报。
马家原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全村192户就有164户种植了葡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550亩,再加上部分群众种植的梨、桃等水果,果品种植面积累计达到750亩,人均超过1亩,以葡萄为主的果品种植已成为村上的主导产业。村上成立了果树专业协会和葡萄果业专业合作社,按照分户种植、统一指导的原则,大力普及标准化栽培技术,逐步形成规模,先后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的多项表彰,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去年年底被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去年,区总工会的干部为村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购置了葡萄苗,帮助他们扩大种植规模,靠葡萄脱贫致富。
不但种植面积大,马家原人更注重葡萄的品质。近几年,村上在区农业局等部门的扶持下,积极引进作务新技术,先后安装了39盏太阳能杀虫灯,用物理方法杀虫。今年,他们还采用植保专家的建议,使用专用的生物有机肥,同时喷洒了从印度进口的低毒高效保护剂进行抑菌,通过种种办法,减少农药使用降低残留,因而各项检测指标均高位达到了国家标准。由于今年果品质量好,该村的早熟和中早熟的葡萄已基本卖完,但中熟和晚熟葡萄还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产量正在陆续上市。马全生说,葡萄不耐储存,可面对百万斤的大批量,单靠小商贩也不是个办法,村上也很着急,正在想一切办法帮农户销售。如果您需要购买葡萄或有销售渠道,不妨与马全生联系(电话13659277890),为马家原的果农增收致富助一臂之力。
本报记者陈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