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及时搜集用工信息并确认真实性,对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未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把用工需求和技能培训有效结合,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二是 通过居民登记、各村摸底等方式建立各村未就业劳动力实名信息库,掌握辖区失业人员的基础信息,并按照专业及求职意向实行分类管理。
三是大力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向低保、残疾、“4050”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免费职业指导及就业培训,并积极协助办理小额贷款。
2017-06-22 21:35阅读
2017-06-22 18:52阅读
2017-06-22 15:55阅读
2017-06-21 19:30阅读
2017-06-21 16:32阅读
2017-06-21 09:18阅读
2017-06-20 20: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