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黄河铁桥110岁 德国作家兰州探寻百年“德国造”

2017-06-21 18:30  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6月21日电(记者连振祥、白丽萍)游轮上品茶,黄河边赏桥,档案馆里看奏折。从未见过“天下黄河第一桥”的德国自由作家协会主席乌维库尔尼科博士,这两天在中国兰州的黄河边,在历史与现实、史料与实物中穿越。

“中德历史上有这样一座百年铁桥,让我很震撼。”乌维库尔尼科一边抚摸着铁桥一边说,“这里既有百年前德国先进的造桥技术,更有底蕴深厚的中国历史。”

乌维库尔尼科说的百年铁桥,就是兰州黄河上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这是黄河上最早的一座铁桥,1907年,清政府开始建设这座铁桥,用德国料、由德国人负责建设。如今,110年后,乌维库尔尼科博士带领德国文化团来到兰州,探寻百年前的“德国造”。

2017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和黄河铁桥开建110周年。作为中德建交4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的“百年黄河铁桥,中德探寻之旅”文化交流活动,6月19日至21日在兰州举行。

在兰州期间,德国文化团登上黄河游轮,领略了黄河铁桥的风采,品尝了兰州特有的盖碗茶,还在甘肃省档案馆查阅了当年建桥时的原始档案,包括建桥的合同,陕甘总督给朝廷的奏折,进口铁桥料件的海关税单等等,这些历史资料真实记录了110年前建设黄河铁桥的艰难历程。

对于黄河铁桥,乌维库尔尼科最早是从《天下第一桥》小说中了解到的,他计划与《天下第一桥》的作者李维平共同创作以黄河铁桥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并通过德国自由作家协会和德国线上广播,让德国人民了解中国西北,了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甘肃洋务总局与德国泰来洋行签订黄河铁桥包修合同,德方勘测认为“黄河水性,虽云湍急,若如所议章程架修铁桥,甘愿保固八十年。”以80年的保质期,黄河铁桥筹建工作全面展开,用德国料、由德国人负责建设,建桥材料于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历时3年建成。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陕甘总督长庚就铁桥工程用款上奏宣统皇帝称,包括包修价、运输价及各项支出费用,铁桥“实用库平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费用核算如此精细,可见工程管理之严谨。

1942年兰州黄河铁桥改名“中山桥”。如今,作为黄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梁桥,中山桥集使用、历史和文物价值于一身。

记者了解到,此次德国文化团访问兰州,在拍摄记录中山桥和查阅历史资料的同时,还与甘肃文化界举行了座谈,商谈文化交流发展及中德文化项目合作,并将把在甘肃活动与记录拍摄的素材交与《欧洲时报》,出版德国汉堡G20峰会特刊,在峰会上进行展示。

全站热点
国土碑林分局召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部署动员暨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系列活动会议

2017-06-21 18:00阅读

高考成绩公布临近 陕西四种考生可享受高考照顾

2017-06-21 14:41阅读

长安东大街道发扬“店小二”精神,主动对接西工大“飞翔小镇”

2017-06-21 09:30阅读

阎良:西飞四小举行“爱挑战”比赛活动

2017-06-20 20:28阅读

建设"品质未央",争当"追赶超越"排头兵

2017-06-19 18:56阅读

省食药监局检查调研阎良区药械批发企业

2017-06-19 12:30阅读

陕西省提前半年完成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接入工作

2017-06-18 10: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