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政策密集发布 2亿产业工人今年有望增收10%

2017-06-21 09:15  经济参考报

随着利好政策频出,2亿产业工人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并有望在这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中率先受益,实现较大幅度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这是中央首次谋划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方案》明确指出,要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数日前,国家发改委制定出台的《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中,也明确提出“完善技术工人激励政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参与起草《工作安排》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长万海远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工人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代表之一,提高产业工人劳动报酬,可以以点带面,带动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有效缩小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而且产业工人的发展壮大也可以支撑制造业产业升级。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程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利好产业工人的政策,出发点非常好,这有利于提升产业工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而且,完善技术工人激励政策,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实现产业工人增收的同时,也会激励产业工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一个良性的循环。

万海远告诉记者,经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测算,上述政策一旦落实,今年产业工人收入增速将达到10%,比去年的8%高两个百分点。其中最一线流水线作业工人的收入增速更是能提高6个百分点。“当然,能否实现最终目标,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落实情况,也取决于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由于地方配套标准和能力不同,各地产业工人增收的幅度会有一定差异。”万海远说。

切实提高产业工人收入,收入分配改革只是第一步。“就劳动力市场本身而言,产业工人目前的收入状况总体上已经是市场化的体现,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如果要在产业工人收入水平上取得更明显的成效,还需要在国有企业激励改革、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程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记者 班娟娟)

全站热点
五位哈萨克斯坦“发小儿”的“西行漫记”

2017-06-20 21:06阅读

未央区张永辉副区长带队检查汽修行业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信息

2017-06-20 09:48阅读

未央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八次会议

2017-06-19 17:42阅读

咸阳市中心医院召开2017教学干事培训会

2017-06-19 11:02阅读

亲生儿子鉴定成了非亲生 男子起诉鉴定机构获赔2万元

2017-06-18 09:05阅读

碑林城市管理局助力环卫管理出新招 ---暨小型垃圾转运车“无缝对接” 快速收运模式

2017-06-16 18: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