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绿色崛起之浙江丽水期待:美丽与发展“和谐共舞”

2017-06-15 12:15  中国新闻网

绿色崛起之浙江丽水期待:美丽与发展“和谐共舞”

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程昌福 摄

中新网杭州6月15日电(记者 邵燕飞 奚金燕)美丽与发展和谐共舞,是许多人的殷殷期待。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的“最大一片绿水青山”,丽水在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上,不曾停歇。

十多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丽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居浙江首位;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8年浙江第一,九县(市、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超万元。

吾道一以贯之。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期间,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丽水将继续用最顶格的生态标准、最严格的生态管理、最科学的保护机制,擦亮生态底色,做足“生态+”文章,最终实现生态富裕、生态富民。

擦亮生态底色担起绿色使命

丽水,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座以“好空气、零雾霾”著称的山区小城,坐拥六江之源,森林覆盖率达80.79%,山青水秀,甚至连空气都是甜甜的。

绿水青山,得之容易保持难。对于一方山水,丽水始终珍之重之。在史济锡看来,生态是丽水最大的发展优势,决不能为捡个眼前的“铜饭碗”,丢了手中的“金饭碗”,“要擦亮生态底色,确保永不褪色,让丽水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甜、环境更美。”

事实上,历届丽水市委、市政府都以“尤为如此”的担当精神,将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责任、政治责任,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个底线。

一方面,丽水实行最顶格的生态标准。严格落实“生态红线”管治,修编了《丽水市环境功能区划》,将95.8%的市域面积划入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环境保障区;另一方面,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管理。坚持“水气山土”同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和“五气共治”。

值得一提的是,丽水创新最科学的生态制度。在国内率先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同时构筑起了地方的环境法规体系,为生态环境架起高压线。

此外,丽水还创新性地把每年7月29日设为“丽水生态文明日”,举办生态文明建设巡回大讲堂,开展万名干部群众巡河治水大行动。可以说在丽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共识已愈发被厚植于心。

做好三篇文章深耕绿色产业

在生态环境上,丽水无疑可以“傲视群雄”;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发展上,丽水却是“矮人半截”。在采访中,史济锡坦言,丽水是浙江经济发展最短的一块短板,也是浙江民生事业最短的一块短板。

对浙江的“最大一片绿水青山”,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着墨有加,提出支持丽水谋划建设大花园,把生态经济培育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在史济锡看来,“新引擎”三字分量十足,对丽水而言,是新的定位,更是新的使命。

“引擎就是发动机,就是动力的源泉。新引擎,就是丽水要立足生态这一最大优势,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改革,努力成为生态经济的引领区域,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新的强大动力!“史济锡说道,振奋之情溢于言表。

“大花园”三字同样也是沉甸甸的。史济锡认为,“大花园”应是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之地,是一个富有生机、极具活力、让人向往之地。

史济锡称,丽水将准确把握“大花园”、“新引擎”的新定位新要求,以“尤为如此”的担当,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全力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今,丽水正进入着“弯道超车”的关键期。目标已锚定,谋事则在人。史济锡表示,将继续全面从严治党,使丽水各级8757个党组织层层扛起主体责任,17.2万名党员成为冲在一线、敢上火线、勇挑重担、民众信赖的铁军,在艰苦干事、为民服务中不断增进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开两山通道筑牢绿色保障

无论是“大花园”还是“新引擎”,富民惠民始终是丽水发展的第一要事。

“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惠及人民群众。”史济锡认为,从市情出发,从现实来看,丽水的发展必须是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的特色发展之路。

若问丽水最大的优势在哪?无疑是生态。至于如何将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史济锡认为,关键要做好农旅融合、全域旅游、农村电商三篇文章。

深入推进农旅融合,让“山景”带来“钱景”。如今丽水已打响“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两个特色品牌,其中“丽水山耕”累计销售额已经突破50亿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20余个省市。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山货”走出“山门”。目前丽水已建成淘宝村15个,开办网店1万多家,架起了丽水生态农产品进城的通道,让藏在深山无人识的优质生态农产品,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持续发展全域旅游,让“青山”捧出“金山”。丽水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全市域谋划,全领域建设,全方位提升,让游客一入丽水城,处处是景,步步可观。

时代呼唤经济的绿色转型,期待生态的翩然回归。回望丽水走过的道路——自觉守住生态这一“生命线”,让美丽与发展和谐共舞,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真正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完)

全站热点
建设诚信陕西助推追赶超越 ——陕西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7-06-15 11:01阅读

长安王莽街道召开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工作会

2017-06-14 22:31阅读

周至市县旅游局携手曲江管委会助力竹峪镇脱贫攻坚

2017-06-14 16:35阅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润泽到高陵调研检查泾河治理情况

2017-06-14 10:13阅读

长安区安委办召开2017年安全生产月工作协调会

2017-06-13 17:30阅读

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决定赵俊民任安康市代市长

2017-06-13 10:13阅读

周至县经贸局机关全体干部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2017-06-12 15:3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