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庆街办主任:
市长来暗访有担心
但更有心理准备
华商报:知道市长来暗访是什么时候?
李小峰:是市长进村入户后,村上干部打电话说市长暗访到贫困户家了,事先我们街办根本不知道,没有任何人提前告知。
华商报:你知道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李小峰:赶快给街办党工委书记汇报,当时书记就在办公室,我俩碰头想了想村上的扶贫工作是否扎实,是否还有漏洞,然后静等市长检查通报结果。
华商报:你当时是否担心?
李小峰:有点担心,害怕工作中有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思想更有准备,尽管洪庆7个低收入村现已全部脱贫,但心里琢磨肯定会有领导去常王村、丁张胡村检查。
华商报:你第一时间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小峰:市长来都来了,没有啥,坦然面对;街办的文化站站长任村上第一书记,区上有帮扶干部,工作都比较扎实,不会有大的问题。
华商报:市长离开后街办主要领导是否立即赶赴村组,看还有哪些工作不到位需要整改的?
李小峰:当天下午6点30分左右,苗区长电话反馈市长暗访情况。说实话,当晚我们没有去村上。但按照事不过夜的原则,要求第一书记、村委会干部现场办公,迅速落实上官市长指示精神,并连夜开始整改。
据了解,市长上官吉庆在暗访检查时强调,要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一人,精准帮扶做到一户一策,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检查过程中,对于“常王村胡玉明家中厨房简陋、丁张胡村胡志云家出户道路问题”提出具体要求。
目前,胡玉明家厨房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部粉刷;胡志云家道路已完成216米、宽3米出户道路铺设,近日即可交付使用。
作为丁张胡村第一书记,一直在现场的王小慧对市长的这次暗访又有什么感想呢?
第一书记:
暗访会暴露原生态问题更能促进改进工作
华商报:暗访中市长第一句和你沟通了什么?
王小慧:市长暗访第二户村民谭秋会时,问到一个问题村主任卡壳了,我进行了补充回答,市长得知我是第一书记后语重心长地说,扶贫工作一定要扎实,心中有数,宽进慎出,要实现真正脱贫。
华商报:你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数?紧张吗?
王小慧:我任第一书记不足一个月,但几乎把所有贫困户走访了一遍,扶贫政策还是比较熟悉,此前我干过民政社保工作;村组基本信息掌握,底气也足着,不太紧张。
华商报:你如何看待领导的明察与暗访?
王小慧:不管明察还是暗访,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督促干好工作,落实好工作。明察,被检查方事先有准备有安排,所以结果一般也都是好的,被检查方大多不会挨批评,更不会被追责;但是这种检查容易把工作中的漏洞忽略了,甚至可能会因为应对检查而弄虚作假,走了过场。暗访反映出来的是原生态、真实的情况,一旦把问题暴露出来了,形成压力倒逼着更好改进工作。
华商报:市长这次暗访你们村,你如何看待?
王小慧:两户贫困户暴露的问题,我们连夜进行了改进。虽然这些问题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但如果没有这次市长暗访,可能发现不了,村民的问题和困难依然存在。
听完各方讲述的市长暗访故事后,华商报记者联系到“第一当事人”上官吉庆,他说:“其实也没啥!”没有做更多的评价和分析。
暗访进行时
铜川、咸阳市委书记
随机入户探访贫困户
在省委提出“暗访常态化”的要求后,咸阳市委书记岳亮、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等领导也相继走村入户,展开暗访扶贫工作。
“我们的帮扶干部不能只是一种形式,要经常保持联系,要对帮扶对象做充分的调查了解,要做能让困难群众这个群体感到暖心的事。”今年4月20日上午,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随机走访82岁贫困户张文安时动情地说。
当日郭大为一口气走访了照金村多家贫困户,张文安是其中的一户,他是一名独居老人,居住环境简陋,不过村上已安排其很快搬进移民搬迁的新房。
“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打电话找我”,郭大为当天入户走访到闵永宏家里,面对身体残疾的他,郭大为赶忙让工作人员把自己的电话留下。
面对贫困实际,郭大为对在场村干部说:“一定要尽心尽力,想方设法把困难群众的日子改善好。”
5月2日下午,咸阳市委书记岳亮深入永寿县渠子镇下芦堡村暗访脱贫工作,该村是永寿县贫困程度最深的村子之一,全村163户,贫困户就有102户,占比63%。
在贫困户焦廷斌家中,岳亮和他拉起了家常,详细询问收入来源,“小麦种了几亩?良种补贴、高龄补贴有多少?最需要什么帮扶方式?”岳亮鼓励焦廷斌要坚定信心,依靠好政策和勤劳的双手,早日过上红火日子。
在贫困户田永社家中,岳亮当场打电话给帮扶干部核查有关情况,要求镇村干部和帮扶干部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寻找脱贫之策。
岳亮在暗访调研中指出,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工作的一号工程,投入足够精力,措施上再精准,作风上再改进,要加强扶贫脱贫政策宣传,落实公示上墙制度,确保扶贫干部心中有数、贫困群众明明白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专家点评
除了制度化常态化
暗访还需与问责结合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认为,官员暗访是了解民情的一种好途径、好方法,可以使暗访的官员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收集、观察到一手的真实材料,有利于弄清事件、工作的真相,从而推进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官员暗访的普遍化,实际上是上下两级信息了解提供的协同机制出问题后倒逼形成的。过去,下级可能会提供虚假、含水分的数据和材料给上级,在上级检查时可能会提供表面的、粉饰过的场面,从而给上级造成一片繁荣的欺骗性印象,这往往会误导上级对形势的研判和决策。可见,官员暗访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西安市委党校教授李清芳认为,此次省委把“暗访必须常态”作为一项铁规提出来,对于推动我省追赶超越更具重要意义。她认为,“暗访”必须制度化,才能够常态化。领导干部暗访体验,贵在坚持、贵在深入。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使“暗访”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方式;“暗访”必须与问责结合,板子打下去,才会让那些懒政、庸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暗访”才能真正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