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陕西省残联将给18岁以下听障患者免费植入人工耳蜗(3)

2017-03-03 10:27  华商报

知道一下

“一巴掌致聋”或是基因缺陷惹的祸

为什么有的孩子被打一巴掌就致聋,有的打一针致聋?专家解释,这其实是遗传基因缺陷惹的祸。

西安交大二附院耳鼻喉科张滟博士分析说,目前研究发现,超过60%以上的耳聋都和遗传基因有关。由于各种耳聋基因突变各自有不同的遗传特性,就会出现很多不同的遗传现象,比如父母正常,孩子一个或多个耳聋;隔代遗传的耳聋;传男不传女,或传女不传男的耳聋;老年人在某个年龄段出现了耳聋,他们的子女也在相似的年纪出现了耳聋等。

SLC26A4基因突变会引起大前庭导水管疾病,孩子在感冒一次或头部碰撞后即出现神经性耳聋,也被称为“一巴掌致聋基因”。线粒体DNA基因突变与药物性耳聋直接相关,即导致某些患者被“一针致聋”,俗称“一针致聋基因”,也是出生时好好的,使用了类似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药物,造成听力不可逆转的损伤。

基因检测专家金天博博士表示,携带“一巴掌致聋基因”的患儿出生时听力一般接近正常,多数在3岁左右发病,感冒、轻微的外伤可诱发耳聋,一巴掌就可导致耳聋。如提前知道孩子携带这种基因,注意避免剧烈活动撞击,这样孩子也能正常一生。

我国7岁以下的聋儿有80万,其中药物性耳聋患儿为35万。庆大霉素要慎用,值得注意的是氨基糖甙类药物不仅是庆大霉素一种,携带这种基因缺陷的孩子要坚决远离。

对于基因缺陷造成的迟发性耳聋及“一巴掌致聋”、“一针致聋”只能依靠基因检测技术,金天博博士介绍说,只需取检查者一点血液,就能够判断其是否存在耳聋基因缺陷,尤其一生下来就做基因检测,对于先天性耳聋患者,尽早配备电子耳蜗或助听器,即便孩子已经耳聋了,在语言发育期进行及早干预,就不会又聋又哑,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交流。高危人群(聋人及亲属等)可在婚前筛查,孕妇在孕期产前筛查可预知生育聋儿风险,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有效提高遗传性耳聋患儿的检出率,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记者 李琳

全站热点
长安 区人大主任王福林带队督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17-03-03 09:31阅读

末班车上遗失的背包

2017-03-02 19:02阅读

临潼区交口街办召开村级燃气管理员培训会议

2017-03-02 15:29阅读

恒大落户高陵 今天上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7-03-01 22:05阅读

新城区残联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2017-03-01 12:02阅读

户县 涝店镇扎实做好“涝店铁军”建设

2017-02-28 18:31阅读

未央 撸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有作为——辛家庙街道召开2016年目标责任考核大会暨2017年工作会

2017-02-28 11: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