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春节,薛拓几乎成了家族里的新闻人物。因为多年种粮种出了名堂,两个月前,这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办中丰店村的种粮大户风风火火上京,获得了由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十佳农民证书。
在村里,薛拓被乡党们称为种粮管家,这也是他出名的秘诀所在。2008年,薛拓在长安区发展起数千亩良种繁育基地,周边村民看着新鲜,就问他能不能帮着种地。就这样,当年秋天他就在长安区4个乡镇16个村托管了1.61万亩耕地,给土地当起了管家。
统一耕地、用种、施肥、收割;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名专家组成顾问组,指导60多名托管员管理土地;建起农机、农技、植保、水电4个服务队提供全程服务薛拓探索出的这套托管经,很快就见了成效。
比起一家一户的耕种,由于有规模效应,每亩耕地的投入成本下降10%,平均产量却提高了20%。有别于土地流转后收益被大户拿走,托管后产出的粮食仍归农民个人所有,薛拓的公司则通过销售农资和赚取农机服务费盈利。增产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放心地把耕地交给薛拓,自己悠闲地当起甩手掌柜。受到鼓舞,薛拓干脆甩开膀子扩大规模,如今,他的陕西长丰现代农业托管有限公司托管的土地已超过3万亩。
三亩五亩不挣钱,交给能人来种田。我去打工你务农,你来经营我分红。如今土地定三权,增产增收笑开眼。乡亲们编出的顺口溜,生动地描述出土地托管带给他们的变化。如今,土地托管模式在陕西省内得到推广,托管总面积已突破8万亩,1.7万户农民从中受益。
2016年底的获奖经历,让薛拓更有干劲了。说起上京领奖时的情形,这位身材魁梧的西北汉子不禁憨笑起来。
出发前几天我一直在想,能带去个什么东西展示咱种粮人的风采?干脆,就让大家尝尝咱种的小麦蒸出的馍馍!薛拓一拍大腿,自己设计了大花馍的模样,让村里的能人拿大蒸笼用自家的小麦面蒸了两个大花馍。颁奖晚会当天,他自驾车运到现场的两个三十斤重的大花馍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还在年里,老把式薛拓已经开始盘算着开春后的打算。去年冬天他花费180余万元购置了两台进口拖拉机,准备大干一场。深耕作业,一次过去3米宽,2分钟犁完一亩地。薛拓比划起手势,语气中充满自豪。新的一年,我就希望种粮的效益能再高一点,咱农民的腰包能再鼓一些。啥时候农民能成了令人羡慕的职业,嘿!那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