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结婚50年的白长楼、向佑菊夫妇。 李胜成 摄
中新网重庆2月14日电(蒋青琳 李胜成)“夫妻之间说完全不吵嘴是不可能的,想要长长久久,就应该互相包容、互相体谅、互相照顾,看到彼此的‘好’。”今年70岁的彭开福是重庆酉阳县酉水河镇一名退休教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月14日是情人节,记者随机采访了重庆的三对“金婚”老人,他们虽然年事已高,但聊起两人爱情故事时,依旧讲述得清晰如昨。
手捧鲜花的白兰芝老人就乐得合不拢嘴。她说,“过去年青人谈恋爱都是羞答答的,哪有什么情人节。特别是在1971年,我们家的木房不慎失火烧毁,只得寄居在别人家里。通过一起打拼,才终于在1975年建起了新房。”回忆起过往岁月,白兰芝依然感动,老伴彭开福坐在身旁则是抿嘴直乐。
图为结婚52年的彭开福、白兰枝夫妇。 李胜成 摄
彭开福和白兰芝结婚至今已有52年,两人拿出当年的定情戒指,告诉记者,“这虽然谈不上多名贵,但对我们来说有特别的意义。”一路走来,白兰芝对自己婚姻的总结是,“虽然一辈子风风雨雨、磕磕绊绊,但只要他喜欢的事情,就让他去做,一家平安就是福。”
71岁的白长楼和老伴向佑菊步入婚姻已近50载,白大爷表示两人在一起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风趣道,“按你们年轻人的说法,我们这是先结婚后恋爱。”尽管婚前了解不多,但两人在结婚后很少对彼此发脾气。老伴向佑菊告诉记者,早年,一家人的钱都是放在一个固定的抽屉里,大家需要用钱时,则自行去取。两家的亲戚朋友,不管是到家作客还是礼尚往来,都同等对待。
如今,白长楼的两个儿子与弟弟的儿子一起修建起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二老颇有默契地说,“夫妻过日子,相互关心固然重要,体贴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图为结婚64年的付庭和、龙桂云夫妇。 李胜成 摄
“她年轻时很漂亮,我们的过去有太多相似的经历,所以更懂彼此。”80岁的付庭和与妻子龙桂云已经携手走过64个春秋。龙桂云回忆说,自己母亲去世早,12岁便嫁到付家当童养媳,当年付庭和也没有了母亲,生活的艰辛磨练着这对老人的自强毅力,“之后,咱们勤劳肯干,在春耕最忙的时候,为了抢时节,老付会利用月光或手执火把耙田。”付庭和告诉记者,随着家庭生活慢慢改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还义务养育过5个单亲贫困孩子。谈到做这些的缘由,付庭和轻描淡写地说,“我和老伴都是单亲家庭,所以希望这些孩子能得到父母全部的爱。”
谈及相处秘诀,付庭和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秘诀,两个人过日子,有时候都会发脾气,发完就和好了,关键还是要互相包容、互相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