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守员排查隧道 铁路提供
中新网哈尔滨2月9日电 题:中国北疆与狼“对歌”的隧道巡守员
寇衢 中新网记者 史轶夫 王舒
“啊……啊……”53岁的哈尔滨铁路局铁路隧道巡守员鞠成智,就在中国北疆的哈布特盖隧道工作,平时没有列车经过,就在隧道里喊上两嗓子;“嗷……嗷……”隧道外的远山中,草原狼以“狼嚎”回应,成了他排解寂寞呐喊时的“对歌者”……
伊阿线由哈尔滨铁路局担当,该线路结束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伊敏至伊尔施、满洲里不通铁路客运的历史,使内蒙古东部地区新增加了一条铁路运输通道;从中国满洲里口岸至中国东北中南部和东北地区进入北京多了西部运输通道,有效缓解滨洲线运能紧张压力。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哈布特盖隧道地处伊阿线129公里处,全长3846米。空虚、寂寞是这里的代名词,隧道周围除了一座看山小房就是连绵不断的山丘,偶尔响起的狼嚎成为了巡守员最习惯听到的声音,哪怕是听到隆隆的火车声也让人感到分外的惊喜。
这里严寒刺骨,冬季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多度,特别是隧道内“穿堂”风打在脸上如刀割一般。“起先大雪封山时,找不到食物的草原孤狼经常会光顾看山小屋,撕咬铁皮房与拍打窗户的声音让人从梦中惊醒。”鞠成智告诉中新网记者,刚刚设立小屋时,大雪封门的冬季里,看山小屋的门窗上总会布满触目惊心的狼爪挠痕;此后,出于安全考虑,站段班组特别为巡守员配备了几只看门猎犬,草原狼才与小屋开始保持了距离。在这样的环境下,鞠成智已工作了七年多,他每天至少巡视4次,往返30多公里……算一算,他已经能绕赤道一周了,与狼“对歌”也成他巡视时排解寂寞的习惯。
“每到节日期间,我心中其实更期待那些回应的狼嚎声。”鞠成智告诉记者,草原狼的习性不会成群结队,往往都是孤狼或以家庭为单位活动,否则他还真有些害怕;他负责的隧道周边起先有一只狼会远远缀在周围,后来的几年里他也远远见过“夫妻狼”的踪迹,也曾憋见“一家三口儿”的狼影,但巡守员和草原狼之间似乎都习惯了彼此的存在,寂寞时对歌,以寻求彼此“安慰”……“偶尔一嗓过后,对面或引来了不再是一只狼的回应,是不是之前的孤狼也有了自己的家。”鞠成智说。
巡守员饲养的看门猎犬 铁路提供
提起家庭,鞠成智的妻子是一名列车乘务员,经常是老鞠刚休班回家,妻子却已经出乘工作了。今年春节期间,夫妻俩又是连面都没见上,但老鞠对此并没有怨言,“我们都在为一个个路上的人服务,在每个节日里,路上的旅人都能平安到家就是中国铁路工作者的职责和心愿。”
2016年,伊阿线开通了旅客列车,除了方便中国各地去往阿尔山地区的旅游外,更多的是给当地沿线的原住牧民带去了方便,在没有开通列车前,牧民们要出门,只能选择骑马或步行到十几公里外的公路。“去年开始再大声呐喊时,狼嚎的回应次数越来越少了……”春节期间,鞠成智与他的伙伴和其他地区隧道巡守员一样,在冰天雪地里守护着中国铁路的“生命线”,每每寂寞之时,他还会继续放声大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