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中国基因技术抗击水稻“癌症”取得重大突破

2017-02-08 11:49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董瑞丰)稻瘟病被称为水稻“癌症”,是影响我国水稻减产的主要病害。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团队通过发掘新基因位点并解析其功能机制,有效选育广谱抗病新品种,为控制稻瘟病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该研究成果近日由国际知名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解决水稻高产和抗病的问题。除了使用农药外,抗击稻瘟病公认的有效办法是种植抗病品种。不过,目前被鉴定的抗稻瘟病基因,绝大多数抗谱窄,单个应用价值不大,但是如果把这些抗病基因整合到一个品种以提高抗病性,又往往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瓶颈如何突破?何祖华团队与育种家合作,广泛筛选抗瘟种质,经过大规模遗传分析,克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并系统解析了它的功能机制。

何祖华介绍,Pigm具有持久抗病性,其位点上有2个基因起作用:一个抗病但降低产量,一个不抗病但增加产量。这2个基因在一起可以达到广谱抗病与产量平衡,也使病原菌不能进化而破坏水稻抗病性。

该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扩展了植物免疫与抗病性机制的认识,也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了有效的新工具。自发掘以来,Pigm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水稻抗病育种,已经有新品种参加区试和品种审定。

全站热点
高陵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监督职能 助力高陵追赶超越

2017-02-08 10:52阅读

陕西省600多家企业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2017-02-08 09:08阅读

中小企业促进局传达落实区实施“三个革命”建设“三个环境”推进大会精神

2017-02-07 15:57阅读

2017年学区划分 将于5月由各区县教育局网站公布

2017-02-07 10:06阅读

长安区春节旅游总收入4474万元

2017-02-06 14:56阅读

阎良 区纪委学习传达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2017-02-05 23:29阅读

长安 分局开展视频“拜新年、送祝福”活动

2017-02-04 17:3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