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浙江金华8岁孩童凭鼓艺走红 春节里成乡村“大明星”

2017-02-07 17:20  中国新闻网

浙江金华8岁孩童凭鼓艺走红春节里成乡村“大明星”

正在表演的汪逸丞 邵勤旦 摄

中新网金华2月7日电(记者 奚金燕 实习生 陈洁 通讯员 邵勤旦 戴晨曦)这个春节,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任宅前村,一个8岁男孩迅速走红,变成了乡村“大明星”。为什么这个男孩会这么火呢?

原来春节里,澧浦镇素有“文化礼堂搭台,百姓群众闹戏”的习俗。在诸多新春晚会上,经常会出现一个敲大鼓的小男孩,鼓点密集时浑然忘我,骤停时一个潇洒的甩头,满满的艺术范。只要他出场,台下必定是掌声一片,热闹非凡。而随着小男孩出场次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了这个“大明星”。

小男孩大名叫汪逸丞,小名闹闹。仿佛是两个名字的结合体,台上表演时,小男孩如“逸丞”这个名字般飘逸潇洒,台下就真的是“闹闹”,爱笑爱跳,一刻也停不下来。

正在表演的汪逸丞 邵勤旦 摄

正在表演的汪逸丞 邵勤旦 摄

汪逸丞的父亲汪斌自豪地说,儿子虽然今年才8岁,但参加过许多演出,也拿回了不少奖牌,“以前闹闹读幼儿园,也是班上的小明星,元旦、圣诞节班上有活动,他每次都上台表演,观众的反响都很热烈。”

除了会打民族鼓、架子鼓,小逸丞还有唱歌和模仿的本领。年三十任宅前“村晚”台上一首粤语版的《光辉岁月》,小逸丞唱得有模有样,真有几分原唱黄家驹的范儿。

事实上,细究起来,汪逸丞的表演天赋还真有遗传因素。汪逸丞的外公葛诸亮年轻时是任宅前村远近闻名的坐唱班打鼓手,20多年前因为喜欢婺剧,就和村上几个爱好相投朋友组成了坐唱班。可那时候村里没什么钱,大家也都没有机会唱婺剧,久而久之坐唱班就解散了。

近些年村子富裕起来,文艺活动也多,葛诸亮偶尔也会再“客串”一把。

“我爸爸是打鼓的,妈妈和妹妹都是花旦,弟弟小时候表演打鼓在整个金华引起过轰动。”从葛诸亮的叙述中,记者了解到,原来汪逸丞出身在一个“传统乐器世家”,小外公葛鹏飞曾是浙江省戏曲音乐创作委员会委员。

葛诸亮回忆道,在小逸丞只有7、8个月的时候,自己抱着他去朋友的一个窑厂玩,刚好碰上朋友在拉二胡。小逸丞听得特别兴奋,一回家抓着两支筷子就模仿起拉二胡来。长大一点,葛诸亮经常抱着小逸丞在村上看戏,小逸丞每次都看得专心致志,连看几个小时都不肯回家,还非要到戏台子后面去看打鼓的叔叔爷爷。

正在表演的汪逸丞 邵勤旦 摄

正在表演的汪逸丞 邵勤旦 摄

“闹闹从迷上打鼓开始,一抓到筷子就在碗上叮叮当当地敲。给他买了小鼓以后,就天天模仿视频敲着玩,越敲越像样。”葛诸亮说,小逸丞爱打鼓、学得快还真有点遗传在,加之自己平时爱看戏、爱敲鼓,小逸丞耳濡目染,对鼓就结下不解之缘了。

2015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小逸丞报名参加了金华市第三届少儿乐器大赛,获得了专业评委老师的认可。评委老师告诉小逸丞妈妈葛一来,小逸丞是个好苗子,应该接受专业培训。葛一来从那时起转变了想法,四处寻找专业的乐器老师,一心一意带着儿子学音乐。

“闹闹的老师对他要求严格,闹闹自己也很认真,有些节奏老师教一遍就学会了。每天回家都要练习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架子鼓,很自觉。”葛一来还笑着说每次都是自己带闹闹去学习架子鼓,时间久了,自己也“偷师”了不少,算是交了一个人的钱学成了两个人。

现在,外公葛诸亮也时常带着小逸丞一块儿打鼓,一老一小,其乐融融。(完)

全站热点
长安区蔬菜进城直销管理办公室及时传达学习区社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2017-02-07 15:55阅读

莲湖 支付中心节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积极争做服务窗口“金牌店小二”

2017-02-07 11:49阅读

周至 县民政局召开召开社会救助工作会议

2017-02-07 09:10阅读

高陵 鹿苑街道集中整治城区环境卫生

2017-02-06 12:06阅读

陕西推进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

2017-02-05 09:13阅读

临潼区行者街办迅速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2017-02-04 16:00阅读

长安 引镇街道积极传达学习全区领导干部大会精神

2017-02-03 19: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