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媒体:警惕“众筹”背后的师生关系异化

2017-02-06 13:45  武汉晚报

警惕“众筹”背后的师生关系异化

陈广江

“武宣某中学一老师为买车,竟然向学生发动‘众筹’捐款,并称等学生结婚时再打红包还给学生……”近日,一则题为《武宣某中学一老师集资买车方式简直是碉堡了!》的信息在网上疯传,引发很大争议。记者从广西武宣县了解到,目前当事教师已将“众筹”到的1000多元钱款全部退还给学生,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事件起因是这样的:事发前,已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同学们邀老师聚餐喝酒。席间老师讲述了老婆孩子晕车的痛苦、拥有私家车的迫切以及刚买房装修后的窘迫。于是有学生提议老师发起“众筹”买车。老师觉得可行,就把“众筹”信息发至从该校毕业现已就业的学生群中。

人均一两百元钱,对已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可能不算大钱,但事件本身性质恶劣。此事无关收入,而关乎职业道德。从某种程度上说,此事体现的师生关系异化,是比“众筹”买车本身更值得警惕的。

有句老话,“救急不救穷”。虽然汽车消费已大众化,但它仍不是生活必需品。更重要的是,在师生关系下,老师请求学生慷慨解囊也是一种情感绑架。“众筹”买车,实质上是打着悲情牌将师生关系变现。

对老师来说,最大的褒奖莫过于桃李满天下,学生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所建树。然而,一些老师把学生当成了一种庸俗化的社会资源,把各种潜规则运用得游刃有余,甚至利用学生谋取私利。现实中,老师找学生办事的现象比比皆是,无论事有多难办学生都不好意思拒绝,否则很容易被扣上“忘恩负义”的帽子。

诗《君子行》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我们无法要求老师都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但即使作为一个俗人,也应懂得避避嫌,别把师生关系当成可以捞取好处的工具。此系个案,但敲响了师德警钟。

全站热点
高陵船张芯子社火巡演 西安市民热热闹闹过大年

2017-02-06 11:36阅读

碑林 练好基本功 当好“店小二”

2017-02-06 09:50阅读

陕西推进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

2017-02-05 09:13阅读

碑林区食品药监局各科室开展节后收心教育

2017-02-04 12:53阅读

未央区委统战部传达学习未央区2016年度城改回迁安置表彰会精神

2017-02-03 18:40阅读

蓝田 县长陈顺利检查迎春灯会旅游保障工作

2017-02-03 09:15阅读

陕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2017-01-31 09: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