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晚上8点多,举国欢腾、共迎新年,而在西安铁路局西安机务段,31岁的助理工程师姜敏强却开始了他工作8年来第6次除夕节的岗位坚守,他是一名“火车头医生”。
今年春运期间,西安机务段担当了包括93趟新增列车在内的659趟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全天24小时都要检修机车保证运力,一晚上姜敏强和师傅们至少要全面检查20台电力机车。
姜敏强所在的班组名叫机车专检组,因为这工作是给机车消除病害,班组获得了一个昵称——“啄木鸟”。电力机车是个庞然大物,比公交车大了几乎一倍,而且科技含量高度集中,单是一个车轮就有将近200个螺丝。
姜敏强勤学好练爱钻研,已经把整个机车的原理构造装进了脑袋里。机车走行部相当于汽车底盘,一共有2306个大大小小的螺栓,姜敏强必须全部检查一遍,方法是用检车锤敲击,如果松了,手感和声音就不正常。可是这么多螺栓排列繁杂,很容易漏检。于是他发明了一套“演奏式走行部检查法”。
“有规律的检查就像是一首打击乐,按着节奏敲击,就不会漏掉‘音符’。”姜敏强说,这项小创新让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很多同事都向他学。
敲完打击乐,又弹起弦乐。机车内部有三千多个需要检查的电线路接点,姜敏强要分区域、分类别、分性质,一根一根拨动电线,认真检查是否松、脱、虚、断。高压柜里面细小零件错综复杂,姜敏强就要凑在缝隙里观察半天。
更难的是检查真空高压主断路器,它是整个机车的总开关,密封要求很高。春运期间每台机车检查时间只有20分钟,如果依靠观察风压表来确定是否漏风,太耽误时间。因此姜敏强必须用耳朵听。主断路器镶嵌在机车顶部,他必须从布满各种设备的缝隙爬上去,一不小心就会碰疼或是挂烂衣服,再手脚并用扒在上面,歪着脑袋,把耳朵贴紧外壳仔细听2至3分钟。检查完毕,金属壳子被脸暖热了,脸却冻的没知觉了,手脚也都酸麻了。
姜敏强老家在甘肃庆阳,2009年从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学习测控技术的他应聘到了西安机务段,因为专业并不对口,老爸一心要他应聘到南方某设计制造企业,可是姜敏强有自己的信条——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为此老爸和他好几个月没说过话。上班8年来,姜敏强只在见习期时回老家过了一次年,而今年过年,老爸老妈想儿子、想孙子,“反探亲”来了西安,下了夜班,姜敏强一家就能团团圆圆过新年了。(陕西日报记者 刘强 通讯员 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