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贵阳市民:电子鞭炮也传承中国年味

2017-01-27 14:0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贵阳1月27日电 (杨云)“爆竹声声辞旧岁,这是中国年最传统的仪式。”家住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社区的李明俊告诉记者,“传统的鞭炮生态污染太严重,改用电子鞭炮挺好,既环保、又能听到爆竹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辞旧迎新、燃放烟花爆竹是欢度春节的一种习惯,但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严重影响空气环境质量,产生雾霾天气,造成噪音污染,容易酿成火灾事故和财产损失。

为了让贵阳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1月25日,贵阳市向市民发布了“倡议书”,倡议“守护贵阳蓝天、文明低碳过节”,建议市民春节期间告别烟花爆竹,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

记者在年货市场了解到,不少贵阳市民不再购买传统鞭炮,而是改用电子鞭炮。

“孩子们很喜欢电子鞭炮,用新的科技手段延续了老的传统,安全而且也有过年的喜庆味道。”贵阳市观山湖世纪城小区的杨阳说,“好的电子鞭炮声光电效果都不错,优点是没有满地纸屑,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每年打扫鞭炮纸屑我们整个班组的工人全部上岗也要忙活到凌晨三四点钟。”贵阳市花果园社区环卫工人赵三告诉记者,“如果大家都改用电子鞭炮,我们就可以早点回家陪孩子们吃团圆饭喽!”

“贵阳的碧水蓝天,不只是政府的责任,贵阳市民人人有责。”大学教师王晓晓认为,“传统的传承在于精神传承,物质载体与表现形式可以在传承中与时俱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东西就要主动改变。”

“过年燃放烟花爆竹乃千年习俗,既增添年味和喜庆,也带来祝福与祈愿。保持一种传统习俗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推陈出新,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需要。”民俗文化学者黄河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更应注重的是除旧迎新、祭天祈年、娱乐欢庆、人情交融等精神内核的传承,外在的表现形态并不重要,不是非得以爆炸力破坏力惊人的火药材质制作烟花爆竹,现代科技的“电光石火”亦可替代。

记者调查了解,在年货市场,更多购买电子鞭炮的是“80后”、“90后”年轻人家庭,他们也更乐于向亲朋好友宣传不燃放烟花爆竹的好处。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及移动通讯的不断发展,年轻人大部分喜欢利用微信、微博、手机短信、QQ等新兴传播方式作为平台,传递新年祝福。(完)

全站热点
火车站西侧禁停区成了停车场 车辆无视禁停标识乱停

2017-01-27 09:03阅读

市安委会督查莲湖区城市运行安全工作

2017-01-26 15:59阅读

周至 厚畛子镇节前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

2017-01-26 10:15阅读

未央区投资公司表彰2016年度工程监理工作优秀单位

2017-01-25 15:42阅读

高陵区人民检察院为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建立服务档案

2017-01-25 10:13阅读

副区长赵生龙带队检查春节前碑林区旅游市场秩序

2017-01-24 15:55阅读

长安 马王街办开展节前慰问工作

2017-01-24 09:3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