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19日电 (施佳秀 奚金燕 杨韵仪 李媛媛)“(现在社会上一些言论)太‘妖魔化’医生,让(我们)医生的心很凉。”在此间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沈洁认为,现如今,医生收回扣、以药养医等个别现象被舆论放大,医生被过度“妖魔化”。
近年来,因为一些高价药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出现医生拿回扣、医院以药养医、滥用药品的现象。日前,就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湖南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医生收受的回扣占药价比例高达30%至40%,部分药品标价高出市场价数倍之多,医生更倾向于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
“(在拿回扣事情上,医生现在被)一棍子打死。”沈洁坦言,近期的一些媒体报道在医疗界反响很大,很多医生从来没拿过回扣,但也被纳入收回扣群体,觉得很冤枉,“医生这么辛苦,反而被人家‘妖魔化’,医患矛盾会更加厉害。”
谈到部分医生拿回扣一事,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龙湾区人民医院院长魏丽华表示,药厂的出厂价跟药品的销售价之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导致医药代表的不正当操作,但是现如今社会上反映的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并非由医生拿回扣引起,而是跟药品的采购、定价等有很大关系。
在魏丽华看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应该从源头抓起,挤掉利润空间的水分,而药品招投标就是源头之一。
沈洁也认为,如果想要避免回扣现象,政府必须从源头抓起,进行顶层设计,比如物价部门对药价进行摸底,避免价格虚高,因为药价一高,医药代表就容易贿赂医生。
针对药价虚高、采购流程不透明的问题,一些地方探索“互联网+”模式,建立“互联网+医药”供应平台、药品采购在线监管以及推动“互联网+药品配送”。
浙江省人大代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童跃锋介绍,目前其医院的药品都是从网络平台采购而来,医院只要网上点击厂家就可以发货,效率更高、流程更方便,大部分药品通过网络采购,降低了价格。
在代表们看来,从源头上规范药价,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生收入,也能一定程度上杜绝回扣现象。
“我们要让医生有尊严地拿到他应该拿的回报,如果这点做到了,那些灰色收入就不会有了。”童跃锋说道。
在沈洁看来,“互联网+医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还是要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并且通过合理定价破除灰色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