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杨官寨遗址现史前墓葬 总数可能逾2000多座

2017-01-19 09:13  华商报

今年,省考古研究院在对高陵杨官寨遗址环壕外围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大量史前墓葬。

昨日,华商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根据出土随葬品及碳十四测年,推断该批墓葬系国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庙底沟文化成人墓地。

庙底沟文化为仰韶文化中期的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此次在我省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的庙底沟文化成人墓地,填补了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人种学、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重大课题研究的空白,为这些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物依据。

初步探明,墓地位于杨官寨遗址东北部,经发掘,墓地东界距东段环壕约53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目前总发掘面积约1967平方米,共发现该类墓葬182座,分布密度非常大,初步推测墓葬总数可能逾2000多座,规模空前。

杨官寨考古队对其中75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墓葬均为东西向,墓葬形制绝大部分为偏洞式,土坑竖穴墓较少,共发现7座。个别墓葬的西端或东端发现有柱洞,疑似“番”类墓上建筑遗存,是研究当时墓葬排列顺序与葬俗的重要材料。

鉴于本次重大发现,省考古研究院还联合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对墓地开展了体质人类学、DNA(全基因组水平)、病理学、同位素、牙结石、腹部寄生虫、碳十四测年等方面的研究,深入了解墓地内人群组成及血缘关系、食物结构及其排列形成过程等相关情况。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成人墓地的发现,为学术界从宏观上认识杨官寨遗址的聚落布局提供了依据,也为杨官寨遗址保护规划及遗址公园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而且,本次发现的偏洞式墓葬当属目前所知最早的同类遗存,将该类墓葬的出现年代提前了400多年,为该类墓葬的起源与传播,以及关中地区与中国西部地区、乃至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记者 张小刚)

全站热点
区委、区政府第四督查组检查长安王莽、杨庄街办冬季安全工作

2017-01-18 20:30阅读

高陵 泾渭街办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着力打造高效、便民、廉洁服务型机关

2017-01-18 17:06阅读

周至 规住局再次召开专题会议,抓好责任落实

2017-01-18 12:46阅读

西安市高陵区召开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21名代表出席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2017-01-17 21:06阅读

灞桥区食品药监局“精准发力”严守安全底线

2017-01-17 12:44阅读

拾荒老人捡钱包送还遭质疑报警 派出所里消除误会失主脸红道歉

2017-01-16 20:02阅读

阎良区召开中国共产党西安市阎良区代表会议

2017-01-16 11: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