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政协委员斥古镇建设陷入“复制+粘贴”模式
“砖墙加青瓦”不等于古镇
昨日,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大会,省政协委员、省台联副会长赖咸亮直指我省古镇建设同质化严重,已陷入“复制+粘贴”模式。
古镇建设陷“千镇一面”
古镇建设是我省持续推进的一项以乡村旅游带动城镇建设的民生项目,一个古镇的建设少则投资数千万元,多则上亿元,但目前古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会使投资打了水漂。在昨日的大会上,赖咸亮指出了古镇建设同质化的问题,他认为“千镇一面”会让古镇旅游成为“一次性消费”,不利于这项民生项目的持久发展。
“走进这些古镇古街,无一例外都是石板路加木屋店、砖墙加小青瓦,招客幡迎风招展。”赖咸亮说,他的体验是,这些古镇的手工艺纪念品似乎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同样的帽子、同样的手链,在丽江古城见过的,在大雁塔周边、袁家村、周至水街都能看见。至于小吃,大都是陕西特色的美食小吃:凉皮、麻花、酸奶……
赖咸亮指出,文化旅游古镇建设陷入了“复制+粘贴”的同质化窠臼之中。许多古镇建设不能深挖文化内涵,出现了建筑格局现代化、餐饮品种他乡化、管理服务经济化、观光游览速食化的趋势,导致了古镇不“古”。而许多开发商为了更快地盈利,在没配套好相关设施的情况下,草草招商开放,使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赖咸亮建议在文化古镇建设中树立全省一盘棋的观念,坚持“一镇一策”“一镇一模”的原则,注重保护祖先留下的传统建筑,保存当地历史文化记忆,防止“千镇一面”。
城市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新建小区里没有幼儿园,周边没有医院,公交也不能及时通达。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老百姓生活离不开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却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赵力强在发言中指出,城市建设中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
赵力强指出,尽管有《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经常没按既定方案实施,规划中已经明确用作建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项目的用地,却因招商引资项目、政绩工程等被更改,使规划形同虚设。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还与城市管理缺乏系统性有关。执法部门在城市管理中条块分割化严重,要么范围、职责不清,要么重复、多头执法,甚至存在执法空白,这也导致了该有的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能保质保量供给。
赵力强建议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加强民主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决策进行全方位的民主监督。同时加强问责、绩效考核制度建设,不仅要看现任业绩,而且要考核以前业绩,对重大决策失误的领导,应该坚决予以问责。
高标准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去年9月,陕西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专家称陕西由此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西安市工商联主席王欢畅在发言中建议,高标准推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助推陕西转型升级。
王欢畅建议,除了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外,还应结合陕西实际,在投资、贸易、金融、知识产权、监管等领域进行规则对接,围绕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开展制度创新,同时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平台,提升政府办事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推行审批事项负面清单,实实在在降低企业成本。
他还建议,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航空、商贸流通、文化旅游、能源金融、现代农业等五大重点产业向民企和外资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促进两化融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等新市场领域,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深度合作,加快引进优质大企业大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华商报记者 张小刚
声音
马忠科关注西安新物管条例执行情况
对突出问题应给出解决意见
省政协常委、省侨联副主席马忠科写提案建议,在全市房管系统扎实开展新物管条例学习之际,对难处理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给出指导和解决意见。
马忠科在近日提交的提案中写道:“2015年,我提交了关于修正健全《西安市物业管理条例》的提案,建议对2010年6月1日颁布执行的条例进行修订完善。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15次座谈会、2次专家论证、3次网上公布和报纸刊发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后,形成新的物管条例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但是西安市物管新条例,在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例如,2017年1月10日新闻媒体报道,长安区一小区业主去相关部门咨询成立业委会的申请受理情况,所在社区、街办、区住保中心均说没有见到新物管条例的文件,仍要按照老条例办理。业主们困惑不解:新物管条例颁布已有9天,房管等相关职能部门为什么一定要坐等文件,为什么到了执行环节却迟迟落实不了?。”
提案中,马忠科建议: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应尽快加强对新物管条例的宣传和落实:
一是在全市房管系统扎实开展新物管条例学习活动,尤其是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程序,以及物业服务与管理、物业使用与维护、物业保修金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监督与管理等新增和完善的内容进行学习,严格按照新的物管条例推进相关工作。
二是根据新物管条例内容,尽快印制《物业管理指导手册》和宣传海报,通过漫画、案例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接地气具有可读性,加大对新物管条例的宣传,尤其是针对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反映强烈、矛盾突出、难于处理以及常见易发、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问题给出指导和解决意见,进一步明确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责权利,有效消除纠纷隐患,提升城市物业管理水平。
多名省政协委员热议教育问题
名校皆“民办”不利于长远发展
“公办学校改民办,不利于长远发展。”近日,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多名省政协委员热议教育问题。
胡卫平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和医疗篇幅较少。我们的基础教育太弱,西安常说的几所学校和东部比有很大差距。没有好的教育,不仅仅是没有未来,连当下都会出问题。办好教育是第一需求,人家把这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要素。西安公办学校发展不够,市民常说的几所名校基本上没有吃财政的。现在常见的是开发商建一个小区,然后建一所民办学校作为配套,这实际上和义务教育法是相违背的,“要有足够的公办学校让家长来选择。东部是把民办学校收回来,而西安是把公办学校放出去变成民办。公办学校改民办,不利于长远发展。”建议政府应加强基础教育,在新建小区兴办公立学校。
王甲训委员建议,要高度重视解决城市中小学大班额的问题。李艳秋委员建议,要加大对偏远落后地区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合理布局教育资源,加大优秀师资的交流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提倡基础教育教师终身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素质。
刘三阳、闵生华、王新刚三位委员,建议在贫困地区结对帮扶,合理均衡教师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配合教师辅导,弥补师资不足问题,在教师待遇上应给予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优厚政策。(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