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新年愿望”大型社情民意调查
灵猴腾云去,金鸡报晓来。在料峭寒意之中,在万物复苏之际,2017年倏然而至。
新年,孕育新的希望。新年,勃发新的向往。在新的一年里,全省人民对生活有着哪些美好的期盼?
步入新年,省统计局组织开展了“2017陕西人民新年愿望”大型社情民意调查,收集全省人民群众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殷切期盼。
本次民意调查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进行电话访问,在全省13个市(区)范围内随机抽样,按照人口规模均匀分布,共拨打91986个电话,实际完成有效样本6246个,均为手机用户,受访对象为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充分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全省居民17529条新年愿望,这些愿望也反映出各级政府部门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1 最大期盼 看病不再难 诊疗不再贵
在全省人民群众众多新年愿望之中,排在首位的是“创新医疗体制,方便群众看病”,有2783条,占44.56%。
这一愿望去年和前年也位列第1位,今年又位列全省人民新年愿望之首,说明目前医疗服务体系还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同时也说明人民群众对于医疗资源、医院诊疗水平的参差不齐现状有所担心。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两个“极端”,一边是大多数社区和乡村医院几乎无人踏足,另一边是大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造成“全省人民看西京,西京医院看全省”的现象,大医院就医程序繁琐,导致医疗服务质量有所下降,“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可能将长期持续。
目前,虽然我国的医疗保险已经全范围覆盖,但是看病费用的与日俱增给病人带来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小病动辄花费上百上千元,得了大病、重病就可能会使一个家庭重返贫困,药价和检查费用等医疗费用的疯涨让老百姓看病越来越难。
群众希望政府能继续加大医疗体制改革,着力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杜绝乱收费、药价虚高和过度医疗等不良行为,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医保的保障水平,切实有效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奔小康、盼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没有人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医疗问题。
2 民生之本 工作更好找 收入上台阶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2412人次希望能“扩大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位列全省人民群众新年愿望第2位,占到全部被调查者的38.62%。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收入问题与普通百姓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是群众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收入增加了,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更高一些,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通,导致就业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人民群众。政府应当持续增加投资,拉动消费,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鼓励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质量,持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