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为生命“争分夺秒” 地震预警重大工程年底前“上马”

2017-01-18 20:49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白国龙)投资18.5亿元,5年建起15510个台站,为全国提供分钟级的地震烈度速报和重点区域秒级的地震预警服务。记者18日从中国地震局获悉,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工程——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目前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上马”。

按计划,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完成,届时发生破坏性地震,我国将能提供秒级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数秒钟即发布地震预警可谓“生死时速”,是在和地震波“赛跑”争抢时间。工程项目总设计师金星研究员解释说,地震发生时,具有破坏性的S波是以每秒3.5公里的速度从震中向四周扩散。比如10秒钟S波只扩散到距震中35公里左右的区域,而一般7级以上的地震都有很大的断层,如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范围超过200公里。因此10秒左右对外发布地震预警,就抢在S波到来之前,为老百姓逃生避险赢得宝贵时间。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需要在未来投资18.5亿元,在全国建设1960个配置测震仪和强震仪的基准站、3309个配置强震仪的基本站、10241个配置烈度仪的一般站。在包括华北地区、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新疆天山地震带的重点区域内,三类台站平均间距为12.5公里。

据了解,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将包括站点观测、数据处理、信息发布、网络和运行保障五大系统。除了能为重点区域提供秒级的地震预警服务,还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1至2分钟发布地震基本参数速报信息,2至5分钟发布烈度速报信息,30分钟至24小时持续提供地震灾害评估信息,24小时后产出更为丰富的信息产品。

专家表示,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大陆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统筹推进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尤为重要。

目前,加快重大项目的立项与实施,已被列入2017年我国地震部门的重点工作中。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上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震情形势,发展地震预警技术,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将对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全站热点
长安 区建设局举行“党叫干啥就干啥,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演讲会

2017-01-18 18:30阅读

临潼区卫计局召开2016年度考核对标测评大会

2017-01-18 15:11阅读

蓝田环保局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提升村容村貌

2017-01-18 11:20阅读

未央 草滩街道加大年底治安防范力度

2017-01-17 17:59阅读

高陵 姬家街道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大会和区安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2017-01-17 11:06阅读

莲湖区教育局荣获陕西省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 大实践”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7-01-16 17:45阅读

2017年陕西幸福蓝图绘就看看要干哪些民生大事

2017-01-16 08: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