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待出发的动车组。 杨云 摄
中新网贵阳1月14日电 题:交通改变贵州人春运“回家梦”
作者 杨云
春运,是中国每年一度的全民大迁徙,2017年,对地处中国西南崇山峻岭的贵州高原的人们来说,往返“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中国超级城市可朝发夕至。
“要致富,先修路。”秉持这一理念的贵州大力发展交通,现如今群山环抱的贵州已进入高速交通时代。
“30年前,过年回家没有个七八天吃不上家里的团圆饭。”20世纪80年代到北京上学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人李红告诉记者,“北京到贵阳坐火车要花费几天几夜,贵阳坐汽车到毕节或六盘水要花一整天或两天,从这些城市到威宁又得一整天,回到家得靠步行,又要花两天。”
“骑车回家进行过三四年,去年开始坐动车了。”在广东省务工的张发财离开从江老家已有10余年,“后来高速公路通了,有很多人骑摩托车回家过年。不过,过程苦不堪言,到家要休息好多天。”
“十年前,从上海回家也要花去三四天时间。那时候机票贵,不是寻常百姓可以消费,一般都是坐火车。”上海工作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人肖名军说,“今年沪昆高铁全线开通,朝发夕至的回家感觉真好!”
“现代交通安全、快捷的运输方式应该会大幅度地分流春运返乡大军,也会加快改变西南、华南地区人们的出行方式。”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毛刚强副教授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