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青海去年近2万名贫困牧民因生态保护得实惠

2017-01-14 17:1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1月14日电 (孙睿)“2016年,青海贫困牧民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已达1.93万个,年人均增收2.16万元(人民币,下同)。”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14日在青海省2016年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表示。

人口仅583.42万人的青海省是中国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的省份之一,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该省东部浅脑干旱山区和青南高寒牧区,生态脆弱,气候恶劣,灾害频发,交通不畅,是中国生存环境最严酷的地区之一。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居住着约2.4万贫困人口,如何平衡草场禁牧与维持牧民生活是眼下的难题。为此,2016年青海官方提供约6000个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借以改善当地牧民的生活。

“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看护草原和野生动物,防止草场火灾和偷猎行为,每个月都能拿到1800元的工资,使家里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家住黄河源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的藏族生态管护员才仁江措告诉记者:“禁牧以后,野生动物明显增多了,有时候能看见几十只的岩羊群,而这在10多年前是不可能的。”

地处澜沧江源的杂多县是青海省的生态贫困县,全县1.5万贫困人口中有62.4%的贫困人都依靠生态公益性岗位来脱贫,“虽是公益性岗位,但贫困户每月都能领取1800元的工资。有了这笔固定收入,他们也能给家里减轻负担。”杂多县扶贫局局长马文元说,2016年已经有80余人摘了“贫困帽”。

马丰胜说,青海结合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青海湖、祁连山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政策提标扩面,不断加大生态公益管护岗位的设置力度,推进生态保护与服务脱贫。

马丰胜表示,“十三五”期间,青海省计划设置生态公益管护岗位4.31万个,2016年新增贫困人口公益性生态管护员岗位1.51万个,目前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已达到1.93万个,年人均增收2.16万元。(完)

全站热点
碑林区交警梳理出辖区学校医院等周边2197个停车位

2017-01-14 10:02阅读

未央区城市管理局免费发放烟蒂袋推进“烟头不落地”活动

2017-01-13 18:44阅读

陕西加快发展休闲农业 2016年营业收入逾70亿

2017-01-13 13:10阅读

今年陕西省异地就医将实现全国联网直接结算

2017-01-12 22:40阅读

环保碑林分局学习贯彻市委书记王永康重要讲话精神 积极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

2017-01-12 12:50阅读

跨省抢劫网约车犯罪团伙的覆灭

2017-01-11 19:00阅读

王曲街道开展冬季用电安全大检查活动

2017-01-11 09:3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