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陕西省科技工作取得累累硕果。记者近日从陕西省科技厅获悉,2016年陕西技术合同交易额达802.52亿元,超出原定目标任务额23.5%,居全国第3位;同时有32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近年来,陕西积极复制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科技创新模式”,在全省范围内选择30家科研院所作为试点单位;新建孵化器、众创空间24个,新孵化科技型企业62家,转化科技成果222项,引进或培养创新创业团队86个,设立4只成果转化引导子基金,募集资金12.3亿元,科教资源潜力得到充分释放,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势头良好,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电等重大技术装备成为出口生力军;西安交通大学“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系列技术”产业化工作正式启动;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技术、基因工程、高端存储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抢占先发优势,培育先导产业。
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陕西2016年9月22日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出台了《陕西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科技成果定价机制、提高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建立“人才池”、“专利池”等九条“硬措施”促进科技成果在陕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