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乐山市区多棵树被砍引质疑 网友感叹“乡愁没了”(2)

2017-01-09 07:30  华西都市报

质疑焦点

树,是不是非砍不可

园林局论证后认为砍伐是最恰当的解决办法,而且砍伐的主要为散生构树,及个别断枝的黄葛树,无毁坏古树名木的行为。

砍,应提前征求意见

园林局称,清理寄生树是日常工作,并不需要提前进行信息公开。实际操作中,还在现场设置了公告牌,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公告。

质疑透视

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

风波或可避免

按照乐山市风景园林局的说法,砍伐寄生树是该局日常工作,目的是为了排除安全隐患,也不违反信息公开相关规定,为何还会陷入质疑的舆论漩涡中?“心是好心,办的也是好事,但对舆论场估计不足。”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勇认为,这暴露出个别单位服务意识不强,实际操作过程中简单机械,而应该事先更加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封面传媒旗下封面舆情相关人士亦认为,从舆情处置角度来看,此次事件在事先准备、事后应对方面仍有待提高。该人士建议,类似事件中,应至少提前15天征求意见或造势,而且发布渠道要多、效果要好。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寻找舆论共同点,最后就算还是要砍树,也让大家有心理缓冲期;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寻找技术共同点,说不定真能找到更好的处置方式。

另外,封面舆情相关人士还认为,简单《公告》后无信息跟进,是舆论持续发酵的重要原因。“根据黄金一小时原则,回应舆论关切越快越好。”该负责人建议,面对市民和网友关切,园林部门应尽快回应,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公布此次砍树的原因、过程,以及后续的完善和提升计划,来尽量获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争议紧

树是不是非砍不可? 应否提前征求意见?

除乐山市政府官网外,园林部门还把《公告》发到了当地网络论坛。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市民和网友并未就此罢休,在得知“栽树的竟然砍树”后,提出了更加争锋相对的质疑。

“树是不是非砍不可?”网友“去乐山”等人认为,既保护好树,又保护好古建筑,同时排除安全隐患,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对此,乐山市风景园林局负责人表示,寄生树造成的破坏、存在的隐患,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首先,寄生树自然生长对古城墙、堤岸造成破坏,部分寄生树自重荷载大,特别是遇到大风时会牵动墙体内部土芯,寄生树根系生长产生张力破坏墙体结构,其根系分泌的植物酸会腐蚀墙体,其根系会增加墙体湿度加速风化。

其次,寄生树受各种因素影响,常发生断枝、病虫害等问题,威胁四周道路、建筑和行人安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就发生过5起险情,接到来自市长热线等转来的7次投诉。“由于树种、生长位置等原因,被砍伐的寄生树不具备形成‘树包塔’的条件。”该负责人表示,在结合国内南京、荆州等地的经验,论证后认为砍伐是最恰当的解决办法,而且砍伐的主要为散生构树,及个别断枝的黄葛树,无毁坏古树名木的行为。

还有许多网友质疑,园林部门的工作方式简单粗暴。“1月5号开始砍,1月6号才公告。”网友“波波”质疑,作为许多市民关心的问题,园林部门在砍树之前,应广泛征求意见。

“波波”为此专门举了一例。2014年7月,乐山市住建部门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准备拆除岷江一桥附近的“鳄鱼天使”雕塑,并就此发起了为期10天的民意调查。最终,住建部门尊重调查结果,美化了“鳄鱼天使”并保留至今,“两年前就能做好的事,现在怎么倒退了?”

记者查询发现,2015年10月10日,有效期为两年的《乐山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办法(试行)》开始施行。根据该《办法》,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相关信息。

“我们没有违反这方面的规定。”乐山市风景园林局负责人表示,清理寄生树作为该局日常工作,并不需要提前进行信息公开。且在实际操作中,还在现场设置了公告牌,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公告。“现在看来,我们仍然考虑不周。”该负责人表示,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应充分考虑市民需求,今后工作中将引以为戒,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再出现类似失误。(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丁伟)

全站热点
区科技局组织专家深入哑柏镇七曲村开展猕猴桃种植技能培训

2017-01-08 11:45阅读

长安区开展“寻找长安脏乱差地方”活动 拍照记录投诉可获得奖励

2017-01-07 13:51阅读

粮食新城分局召开粮油平衡调查工作表彰会

2017-01-06 18:07阅读

阎良区“六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七五”普法动员会

2017-01-06 10:26阅读

逛老街 听故事 看变化

2017-01-05 15:54阅读

照照镜子 举一反三

2017-01-04 19:30阅读

庙后街小学开展“庆元旦,送温暖”活动

2017-01-04 11:0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