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现听力障碍
他戴着助听器上了四五年课
四五年前,陈老师的耳朵出现了听力障碍。
他原本坚持边看医生边戴着助听器上课,但到了2016年上半年,他的耳疾已经严重到戴着助听器也无法正常上课的地步了。
陈老师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影响孩子们的学业,加上在美国攻读博士的儿子希望接父亲去治疗耳疾,于是在2016年的7月,陈老师决定提前告别讲坛。
听到这个消息,学生们怅然若失。于是,一个策划萌生了。33年教过的每一届学生,派出代表,组成了这个一百多人的课堂,在2017年的元旦,再来听陈老师讲一节课。
这一节课,照旧只有45分钟,讲的不是知识,而是人生。直到下课铃声如约响起,大屏幕上出现了醒目的字体:“下课了,陈老师别拖堂!”
陈根土老师和学生们笑成一团。
教了40年书,做了13届班主任,陈根土老师记得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这是做老师的基本功。”
他还说,对待学生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
“元旦前我从美国回来,正好碰上学生在上体育课,孩子们看到我过来,全跑过来牵我的手搂我的肩,那个时刻我太幸福了。”陈老师说:“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了解学生,发掘每个人的潜力,这才是教书育人的本质。”
从“陈老师”到“阿土爷爷”
学生和他如同亲人一般相处
认真说起来,来参加这堂课的学生,已经跨越了两三个辈分。所以他们对陈老师的称呼,也不一样:“陈老师”、“阿土伯伯”,甚至还有几届学生叫他“阿土爷爷”。
的确,陈根土老师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春晖高中度过的。
1984年,陈根土结束7年的代课教师生涯,提着简单的行李进入春晖中学,成为春晖中学最后一届初中生的班主任。他的课,就这么一直上到了2016年。
“1984年的时候交通不方便,陈老师自己挑着行李进春晖中学,门卫还以为是来报到的高中生。”1984级的学生郭志辉回忆起陈根土老师的往事,很感慨,“我看着他结婚生子,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在郭志辉的印象里,陈根土老师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初三的时候老师有了儿子,还在课堂上喜滋滋地发糖给大家。
而1995级的学生林峰说,他们那个时候已经叫陈根土老师“阿土伯伯”了。“那时候游戏里有一个‘阿土伯’,同学们私底下也这样称呼他,陈老师听到之后乐呵呵的,也不生气。”
在他的记忆中,和陈老师在一起的学生时代,有很多暖心的小细节。
比如,因为喜欢陈老师,学生们都愿意和他争论数学题解法;再比如,“陈老师对学业要求很严格,但是也很关心我们,会默默地帮助住校生解决问题。”(通讯员 杜静静 记者 汪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