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英媒:“见义勇为”屡成社会问题 中国人展开深刻反思

2017-01-06 01:01  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 英媒称,一段拍摄于河北省的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当街对一名女子拳脚相向,路过的行人和车辆无动于衷继续前行,在中国很多类似事件都面临着类似的结局,行人对于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漠视不理。但是,这段视频中的女子很幸运,因为有两名餐厅服务员跑过来阻止了暴行。

据英国《卫报》1月4日援引中国媒体报道,他们分别是杨艳帅和张成伟。杨艳帅说,“当时没想太多,我就是觉得打人不对,那男的对那女的下手特别狠,不能这样,所以我就跑出去阻止他。”

张成伟随后赶来推开了这名男子,他说:“我瞧不起打女人的男人,我一点也不害怕。”

警方到达现场展开调查之后,女方家人以这起事件是私事为由,要求撤销对这一案件的调查。对此警方予以拒绝,并称这名男子已经触犯了法律,他们没有透露该名男子的姓名。

报道称,在全社会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的请求遭到漠视事件频发展开深刻反思的大背景之下,这起事件成为一则全国性的新闻。“见危不救”的案例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起是一名两岁女童在一个繁忙的市场中被卡车撞倒,痛苦地躺在地上,当时有十几名路人从旁经过,但都对其不予理会。对于见义勇为的人缺少法律保护和一系列受助者假装受伤的勒索案件的发生,导致大多数人不愿伸出援手。

见义勇为的人常常被要求支付医药费,或是在之后遭到被救助人的起诉。2013年,一位名叫王兰(音)的女士在公交车站帮助了一位受伤的老妇人,并且将其送到医院而且支付了约200元的医药费。这名老人随后指控王兰致其受伤并要求其赔偿4万元损失。

报道称,这一社会问题愈演愈烈,已经有一家中国保险公司专门为那些对需要帮助的老人伸出援手的人出台了多项保险政策,并且提供最高达2万元人民币的保费用于法律诉讼相关费用。

北京市正在起草一项见义勇为行为相关的法律,以减少助人为乐的风险,确保施善者无需支付医疗费用。去年,上海市出台了一项法律,但是只适用于首先寻求急救服务帮助并且按照指示行事的人,目前尚没有将出台一项全国性法规的迹象。(编译/张琳)

全站热点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汉城所召开服务群众专题座谈讨论会

2017-01-05 18:51阅读

质监长安分局全面开展局机关考核工作

2017-01-05 15:31阅读

男童咸阳海泉湾戏水池溺亡 溺水后挣扎3分钟无人发现

2017-01-05 09:03阅读

咸阳市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和Ⅰ级应急响应

2017-01-04 14:00阅读

新城区城市管理局多措并举全面维护节日期间市容环境

2017-01-03 18:00阅读

元旦陕西共接待游客655万人次 商品销售额超92亿元

2017-01-03 08:10阅读

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

2017-01-01 00: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