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渐离别“酱油水” 黄河干流水质逐年好转

2017-01-03 16:01  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1月3日电(记者双瑞)近日,宁夏、山西境内黄河河段先后出现壮观的流凌景观,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在舞动。而十多年前,饱受污染困扰的黄河还常有河段呈酱油色。颜色的变化,折射出黄河水质的逐年好转。

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起,黄河干流已没有Ⅴ类水和劣Ⅴ类水出现。2015年,黄河干流Ⅰ-Ⅲ类水占99.1%,比2005年高出35个百分点。同时,黄河主要支流总体水质呈好转趋势,尽管水质类别变化不大,但主要污染物如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浓度有较大幅度下降。

“自实施黄河水资源统一配置和水量统一调度后,每年根据黄河来水量制订分配方案,沿黄各省超用水幅度明显减小,河流自身健康逐步恢复。”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调局副局长裴勇介绍,黄河水质的改善还得益于越来越严厉的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措施。

河南省三门峡市的老住户老刘还记得,多年前经历过“守着黄河买水吃”的怪事。上世纪90年代后期,每到冬春季节,三门峡水库的泄水都会变成“酱油水”,污染一度导致黄河的许多支流臭气熏天、鱼虾绝迹。黄河边的三门峡市,相当多居民觉得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黄河水有异味,索性常年花钱买井水、泉水吃。

其中,2002年是黄河有水质评价资料以来水质最差的一年,全流域水质Ⅰ至Ⅲ类断面仅占21.7%。2004年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状况进行的量化分析显示,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近年来,随着沿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严格水污染治理措施的实行,这本触目惊心的黄河污染账正扭转态势,黄河水质逐年好转。

曾经水污染严重的三门峡市,如今被象征洁净、高贵的白天鹅青睐。每年,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迁徙至此地栖息越冬,占在中国越冬的白天鹅总量的60%以上。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院生态室主任王瑞玲解释:“很多鸟类是有生态指示性的,水质差的话天鹅不会来。”

全站热点
元旦献辞

2017-01-03 15:02阅读

蓝田农商银行开展综合营销竞赛活动

2017-01-03 09:15阅读

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未央区正式入户登记

2017-01-01 18:40阅读

县农业局顺利通过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A级复查认证

2016-12-30 19:17阅读

长安区迅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王永康调研讲话精神

2016-12-30 11:30阅读

前卫镇组织学习团前往小寨镇董岭村参观学习

2016-12-29 17:15阅读

长安区五台街办按时按量完成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

2016-12-29 10:3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