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2月29日讯(记者韩笑)29日,省气象台发布了《2016年山东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2016年(1月1日~12月27日,下同),全省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仅次于2014年同期;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19 . 8小时,是2006年以来连续11年偏少。
据省气象台介绍,2016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4 . 5℃,较常年偏高0 . 9℃,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全省春季平均气温偏高1 . 7℃,为历史同期次高值,其中,4月偏高2 . 4℃,为历史同期最高;秋季平均气温偏高0 . 8℃,为历史同期第4位高值。平均年降水量为679 . 5毫米,较常年(640 . 6毫米)偏多6 . 1%。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19 . 8小时,较常年(2369 . 4小时)偏少149 . 6小时,是2006年以来连续11年偏少。
“日照时数偏少是因为空气能见度低,大部分原因是雾霾影响。气温较常年偏高是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都有气候变暖的趋势。”省气象台气候中心气候变化评估室工作人员介绍。
年初年末雾和霾频繁,空气污染严重。1、11、12月全省分别出现4次、8次、4次不同强度和范围的雾和霾天气过程。12月18~23日,全省出现了持续性雾和霾天气,此次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能见度低、空气污染物浓度大,为今年最严重的一次雾和霾天气,山东省同时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和霾红色预警信号,全省17市均出现了重度至严重霾,聊城、菏泽、临沂、济南、淄博和潍坊6市空气污染指数(AQI)达500,强浓雾最低能见度不足50米。
1月22~24日,我省曾出现大范围强寒潮降温降雪天气,23、24日10站最低气温在-20 . 0℃以下,阳信、乐陵等10站突破本站历史最低值,其中,乐陵、河口、烟台、威海、长岛5站连续两天达到或突破本站历史最低值。寒潮降雪大风导致高速公路封闭、渤海海峡省际航线客船全线停航、列车晚点、航班延误。
2016年全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年初强寒潮降温,10站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年初年末雾和霾频繁,空气污染严重。
春季少雨干旱,部分水库干涸。夏初中西部旱涝急转,半岛地区干旱持续。
6月和9月风雹强度大,农业损失较重。
10月多雨改善墒情,中下旬寡照影响设施瓜菜。
7月下旬持续高温,全省用电量屡创新高。
冬春季多大风天气,海上交通受阻。
2月鲁中出现罕见暴雨,48站日降水量突破同期历史极值。年平均气温历史次高,春、秋季明显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