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老人患健忘症连问医生身份17遍 医生耐心回复

2016-12-30 10:19  人民日报

医生,请多点耐心(不吐不快)

白剑峰

“你是蒋医师吗?”“我再问一遍,你是蒋医师?”“你说你是蒋医师?”在网上热传的一段视频中,一位老人反复询问一名医生,同一个问题问了17遍,而医生的每一次回答都很耐心。蒋医生是江苏宜兴一名社区医生,那位老人与蒋医生已经相识18年,每次看病都是找他。老人最近患上了健忘症,所以才反复确认。而蒋医生耐心地回复老人,只是想让老人放心。

有人说,如今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一天看几十个病人,连喝水、上厕所也顾不上,累得连话都不想说。假如遇到宜兴老人这样的病人,医生不发火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有如此耐心?

的确,医生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难免会失去耐心,甚至发脾气,这都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因为病人遭受生理和心理双重折磨,不仅身体虚弱,而且精神脆弱。医生一句话,既能让患者跳,也能让患者笑。不管有多大压力,医生都应帮助和安慰患者。即便时间少,话也可以很温暖。因为,语言的冷暖与时间的长短并无关系。

有一位脑瘤患者到一家著名医院挂了特需专家号,经过几个小时的候诊,专家只是从中挑了几张,匆匆看了几眼,就开始下结论:必须立即手术。患者问:“如果不手术呢?”专家冷冷地说:“不手术?那就等着呗!”病人本能地想从医生那里得到希望或者安慰,但医生的话让他经历了一次粗鲁的精神鞭挞。患者说:“这位专家很草率地对待胶片,同时更草率地对待病人。”看来,一名医生哪怕技术再高,如果骨子里充满冷漠和傲慢,也不会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事实上,患者评价一名医生的好坏,既要看治疗效果,也要看就医体验。有时,医生的技术水平很难评价,但服务态度很好比较。在同一家医院,为什么有的医生纠纷很少,有的医生纠纷总是很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服务态度。有的医生虽然不是专家,但态度和蔼,百问不烦,令人如沐春风。有的医生虽然名气很大,但态度倨傲,说话难听,令人寒意顿生。在很多时候,医生态度粗暴、言语不当,往往会成为激怒患者的“一把火”,引爆医患冲突甚至酿成伤医事件。因此,医生多一点耐心,既能体现人文修养,又是一种自我保护。

医学不是万能的。即便现代医学如此发达,能够治愈的疾病也是有限的。对于很多重症病人来说,即便医生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病人往往抱着无限的期待,不仅希望把病看好,而且希望恢复如初、永不复发。可见,患者的期望值和医学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通过耐心解释,可以增加医患信任,减少误解和纠纷。如果医生过分相信技术力量,忽视了服务态度,一旦遇到失败的结果,很可能发生医疗纠纷。而良好的沟通和耐心的解释,往往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降低患者对医学过高的期望值,增加医患之间的黏合度。

好医生的标准有很多,但耐心无疑是重要标志之一。医生的耐心,源自心底的善良与慈悲。一名好医生,必定有一颗大慈悲心。有了慈悲的“泉眼”,自然就有耐心的“清流”。医生,请对患者多一点耐心吧!

全站热点
县国税局、县地税局联合举办迎元旦运动会

2016-12-30 09:22阅读

灞桥区物资总公司积极参加党政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

2016-12-29 18:40阅读

区中小企业促进局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近期工作

2016-12-29 13:42阅读

延安铁警成功解救陷入传销组织旅客

2016-12-28 19:03阅读

鱼化寨街道委员组讨论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提案工作报告情况

2016-12-28 13:01阅读

未央区食品药监局迅速传达学习十二届区委第10次常委会议精神

2016-12-27 17:56阅读

阎良 老年健康讲座送上门

2016-12-27 11: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