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老有所“考”也是一种境界

2016-12-30 09:19  广州日报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12月24日开考,今年75岁的“爷爷考生”邹伟敏又参加了。2016年是他第四次参加考研,复习草稿纸装满了整整一麻布袋,他在考研前还手写日记自勉:“只要能够坚持,梦想总能实现。”

75岁“爷爷考生”还给自己定下一个考研“小目标”,堪称“励志爷”,让那些成天在麻将馆里混日子的同龄人情何以堪?亦让那些大学四年混日子过的年轻学子羞愧难当。都来瞅瞅他所考科目,《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这位爷爷简直是“逆天”了,请收下我的膝盖。

“爷爷考生”能不能考上研究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股不服老的精气神以及老有所“考”的人生境界。一个人老不老,不仅看头发、看皱纹、看步态,更看心态,心态老了,那就真是老了。眼光向前看,各种看不惯,横挑鼻子竖挑眼;眼光往后看,各种人心不古的感慨、失落与抱怨,成天胶封在负面情绪之中。进一步海阔天空,看看书、考考试,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也就不觉得老是一种负累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要是家里有“爷爷考生”这种“宝”,晚辈走出去,脸上也写着骄傲。

令人欣喜的是,“爷爷考生”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跨入老年行列的,很多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文化基础,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之后,继续学习、文化养老成为许多老人的首选。许多城市的老年大学都出现 “一座难求”现象,老人上老年大学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中小学生上名校,彰显这一代老人的高远志向。年轻人上大学都急于毕业,尽快踏入社会,实现独立,老人进老年大学,不但风雨无阻、从不翘课,很多人还把老年大学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不愿意毕业离校。在这里,他们可以学知识、交朋友,与其他老人“抱团取暖”,还能再度融入社会,避免与社会脱钩。

国家经济急速发展,老有所养逐渐不再难,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更高层面的保障日益迫切,各方都当重视,提前布局,应对“白发浪潮”。就像老年大学,需要重新定位,不能只把它当作一个面向少数老人的教育机构,而应视为一种养老配套设施,纳入一般性公共设施范畴,增加供给、提升质量,满足老年人需求,缓解“一座难求”现象。 (连海平)

全站热点
未央区慈善协会组织召开了2016年街道慈善工作站总结汇报会

2016-12-29 20:44阅读

82名“两癌”患者每人领到5000元救助金

2016-12-29 17:04阅读

商洛柞水县开展畜禽污染专项整治工作

2016-12-29 11:59阅读

延安铁警成功解救陷入传销组织旅客

2016-12-28 19:03阅读

高端引领 创新驱动陕西积极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

2016-12-28 11:01阅读

区第八督导组对徐家湾街道冬季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016-12-27 16:43阅读

高陵区2016年度部门决算布置会顺利召开

2016-12-27 10:2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