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中华第一车”完成今年最后一次出境

2016-12-29 18:0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二连浩特12月29日电 (李爱平 王立华)纵贯蒙古国,西行五个时区,穿越辽阔的西伯利亚,行驶7692公里,全程需要130个小时的北京到莫斯科K3次国际旅客列车,于29日凌晨1点10分驶出国内最后一站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这也是在“一带一路”上号称“中华第一车”的国际列车2016年最后一次经二连站驶出国境。

这趟列车载有69名旅客,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中也不乏欧美商旅。

艾玛一家是美国人,现在因工作需要暂时定居在上海,艾玛和妹妹艾贝会讲比较流利的汉语,他们说,此行的目的地是莫斯科,之说以选择K3次,是因为喜欢乘坐火车旅行,特别是这趟列车的软卧都是4人一个包厢,正适合他们一家四口,特别温馨。

室内暖意融融,而车外却是寒气逼人。在100多名为此次列车提供运行保障的铁路职工中,张瑞军是其中的一位。

这名看上去并不强壮的运转车间调车长已经迎送过无数次国际列,这一班,他的工作任务是按调车作业通知进入指定轨道,打开三防铁鞋锁具,而后按规程排风摘管,再核对列车末端车号。与此同时,还须采取好车体防溜措施,摘开车钩,这个过程看似容易,但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一旦操作不当,张瑞军弱小的躯体与硕大的铁皮车厢是无法抗衡的。而接送一趟列车下来,这样的给车厢解体、编组动作重复至少十几次。

由于中国和蒙古国、俄罗斯铁轨的宽度不同,这趟国际列车需要更换车轮,张瑞军及工友还须转场到换轮库。

整趟作业下来,张瑞军光是徒步走路也要3公里多,换轮期间,他可以间休一会儿。当记者随张瑞军来到属二连站运转车间所有调车工人共用的间休室时,发现这里根本没有放置床铺,而在隔壁同样一间狭小的屋子里,挂满墙面的正是这些普通调车工人用脚步丈量,在严寒酷暑中作业所换得的荣誉牌,也是中蒙俄铁路大动脉开通60年来一代代铁路工人汗水和心血的积累。

张瑞军说,这一班正赶上为今年最后一趟K3次国际列车作业,心情很是激动,因为它搭载着国际友人去往世界各地,意义不同。他说,尽管站里考虑到他妻子身体不好,征求意见想给他换个工种,他表示干惯了调车这活儿,有的老同志都能干到50多岁,他还年轻,趁身体状况允许,还想继续干下去。

时至凌晨1点,K3次列车邀请下车短时休息和准备从二连站出境的旅客上车,等待发车指令。

29日凌晨1点10分,助理值班员郭磊摇动手电筒显示发车指令,k3次国际旅客列车缓缓启动,11天之后,它还将作为2017年第一列从莫斯科返回的列车进入中国二连浩特站。(完)

全站热点
碑林区安监局三项措施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会议精神

2016-12-29 16:38阅读

兴隆园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提前做好老年大学10周年校庆演出准备工作

2016-12-29 12:47阅读

一年中最冷的时间到了 你准备好了吗

2016-12-29 09:21阅读

未央区副区长王小璞带队督查金旅城 四海唐人街项目安全生产工作

2016-12-28 15:40阅读

脱贫致富新产业 技术培训树信心

2016-12-27 19:15阅读

陕西省对农村贫困人口11种大病实行专项救治

2016-12-27 12:00阅读

安全生产第六督察组到何寨街办“茂源加油站”进行冬季安全生产工作检查

2016-12-26 1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