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4.58万农村留守娃有了“保护伞”建档立卡优先享受免补政策

2016-12-29 17:01  咸阳日报

“看,新教室有窗户,桌椅也是新的。”在乾县新阳镇阳伯小学,10岁的农村留守儿童莎莎(化名)望着即将搬入的新教室,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该校教导主任李俊荣说,全校200余名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相关部门得知情况后,经实地调查,投入资金新建了校舍和学生餐厅,目前已投入使用。在咸阳市,与莎莎一样的农村留守儿童共有4.58万名。12月28日,市教育局就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制定了具体措施。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各县市区和中小学校督促家长依法按时送适龄留守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对无故不到校的学生及时了解原因,超过一个星期的,及时组织劝返;劝返无效的,学校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标识,报告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向不按时入学或中途辍学的适龄少年儿童父母或其他委托监护人发送限期入学、复学通知;对经督促教育无效的,报告县级人民政府,由县级人民政府协调公安、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家长或其他委托监护人法律责任,采取强制措施,确保失学辍学学生尽早入学复学。对建档立卡的家庭贫困留守儿童优先享受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阶段的各项免补和教育资助政策;对残疾留守儿童根据残疾程度、家庭意愿和经济状况,制定受教育安置方案,通过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形式,确保适龄残疾留守儿童接受合适的教育。

除此之外,各县市区根据区域内地理、人口、留守儿童分布等因素,科学实施校点布局,保留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方便农村留守儿童就近入学。在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集中地改建、扩建寄宿制学校,配备必要的卫生保健、心理康复、体育锻炼、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倡导农村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就读,接受学校统一管理,配备或聘请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建立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制度,协调公安部门开展留守儿童的法制宣传和安全防范教育,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和办公设备设施,设置“亲情聊天室”、“亲情电话室”,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增进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未履行报告义务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同时,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教育扶贫和学校年终目标考核,与校长、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对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校、责任人,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等方式进行严肃处理。(记者 宋超)

全站热点
区委党校三项要求贯彻落实“两篇文章”

2016-12-29 15:51阅读

汉中市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万人

2016-12-29 11:56阅读

陕西户县将更名为"鄠邑区" 国务院批复文件已下发

2016-12-29 08:10阅读

杜曲街道扎实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街道述评工作

2016-12-28 14:30阅读

未央区成功通过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验收工作

2016-12-27 18:49阅读

未央区开展教育、卫生系统防震减灾工作业务培训

2016-12-27 11:46阅读

环保莲湖分局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燃煤设施驻厂监管工作

2016-12-26 17: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