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街道在各个社区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使得社区达到 “四室、两院、三中心”的精品社区要求。同时,在各社区建有室外健身活动场地,且相对集中,健身器材种类齐全,功能良好,维护管理到位。
二是保证社区班子能够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有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敢抓、敢做、敢为。
三是齐全完备党的建设和社区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对社区工作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并能够认真贯彻落实,赢得广大党员积极支持,社区工作者普遍认可,加强社区与街道党建的互助交流,建立起紧密型关系。
四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楼院、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评选活动。
五是继续推行、深化“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一条龙”等有效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热线电话、网上服务等服务方式,重点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社区服务规模化、体系化、多元化和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