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25日电 题: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阿荣旗“政农股份合作”扶贫记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隆冬时节,白雪皑皑。坐在自家炕头上的冯井生谈起当地政府与农民因“政农股份合作”带来的各种实惠,顿时笑逐颜开。
冯井生是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三岔河镇的养殖大户,对于“政农股份合作”,在2015年之前他闻所未闻,也无法相信。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阿荣旗曾连续十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也是中国从2015年起决定在此设立“政农股份合作”改革试点的主要原因。
事实正是如此。在过去的一年中,当地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通过双向入股进行利益联结,建立农企利益共同体,采取按股分红和利益二次分配的方式,让农民分到利润。
冯井生作为受惠者之一,以技术和劳动力入股当地政府一家肉业集团养殖基地。按他所说:“所得收益按技术股和劳动力股进行分配,每出栏一批牛(1000头),每头效益8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冯井生可获得10-20%的收益。”
“过去一年,共出栏5000头,仅这方面的收入,就有40万元左右。”这样的方式让冯井生觉得“钱来得很容易”。
冯井生的这一收益,仅为当地“政农股份合作”的冰山一角。
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旗长冯方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旗在推动“政农股份合作”中最先做的事情是“资产定股”。
“当地政府对有经营性资产的25个村进行股权配置,对没有经营性资产的123个村,通过股东确认,明确每位股东将来参与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份额。”冯方祥称。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进行的“政农股份合作”亦与扶贫进行结合。截至目前,当地政府共整合了64个贫困村项目资金3200万元,作为村集体的产业发展资金。
冯方祥认为,这样的好处是,贫困村能利用这笔钱统一发展产业项目,一些贫困户也能享受到股份配置,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很显然,当地官方推出的这一举措并不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按照冯方祥的说法,这一切的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丰产。
据知,当地政府在完成“资产定股”后,还在充分尊重各生产经营主体的自主权的基础上,鼓励流转经营权,以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三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改革的最终目的。
当地多名农户对记者称,一些村庄还率先在全旗设立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股分红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村民们按股分红,每年也能收入上万元。
村民阎发表示,“政农股份合作”之前,他们的收入高低不等,年收入最高不足2万元,但现在转换思维方式后,所得收入至少能翻番。
冯方祥表示,阿荣旗作为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民众能在改革中享受到红利在于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
他给全旗订下的“小目标”是:力争“十三五”期末,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656万头只,产值突破50亿元;在种植业方面,力争粮食产量达50亿斤以上,产值突破50亿元。
“必须承认,一年来进行的‘政农股份合作’让这样的目标变得清晰,触手可摸、切实可行。农民的好日子将会有大的提升。”冯方祥对于当下进行的这一改革充满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