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信息报记者凌旎
日前,陕西省政府印发《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措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优化环境、精准扶持,释放潜力、激发活力,加快培育一大批民营经济骨干企业,进一步促进工业稳健增长。
今年以来,陕西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运行发展稳中趋快。前10个月,全省规上中小工业、非公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65.7亿元和77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15.3%,增速居全国第一方阵。陕西省民营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推动工业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培育壮大民营骨干企业
前三季度,陕西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3.6%,比去年底提高0.2个百分点。全省市场主体202.30万户,同比增长7.15%。中小企业新增从业人员26万人。
数据显示,陕西非公工业占比继续提高,市场主体平稳增长。今年以来,陕西省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生产性投资项目。计划培育一批有条件做大做强的民营骨干企业,按照“非禁即入”要求,陕西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民用机场、电信、油气勘探开发、互联网视听、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争取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户以上,省级对每户新增企业奖励10万元。
同时,陕西为民营企业广开门路,支持大企业和军工企业与省内民营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民营企业将有更大的机会参与原料供应、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等环节,建立汽车配套产业联盟,组织省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吉利汽车、陕汽控股、跃迪新能源等企业加强对接,配套率达40%以上,形成产业集群。
科技型、开放性的民营企业在今后经济发展中抢占更大先机。陕西鼓励民营企业依托高校建立深度融合的新型研发中心、设立联合基金,民营研发中心科技成果在省内能够优先转化。优势民营企业还将积极参与陕西自贸区建设发展,境外并购、建立研发营销基地、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创办企业都将得到支持。
破解融资难题着力降低成本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要结合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加快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积极推广“税银通”、创业贷、投联贷等做法,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保理业务、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法人代表个人财产担保贷款、联保协议贷款、质押、保证贷款、公司担保职工自然人贷款等金融产品。
支持民营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加强培训辅导,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用好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等直接融资工具。
建立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整合组建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集团公司,提高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担保能力。
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全面落实中、省降成本各项规定,着力降低行政审批成本、涉企收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用热等成本,降低交通运输收费和物流成本。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省、市、县各级财政要根据财力状况,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投入,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市县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及平台建设,支持民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上市融资及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奖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