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统筹“三个结合”,明确普惠金融工作理念。将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整合政策优势,实现普惠金融和金融精准扶贫成效双提升;将普惠金融与金融生态环境相结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实现普惠金融与金融生态环境的双向良性互动发展;将普惠金融与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相结合,巩固“金惠工程”和金融知识普及两项试点,通过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城乡居民金融素养,让老百姓真正能共享到普惠金融的“红利”。
创新打造“三大载体”,探索普惠金融工作方式。具体为“一站一点一中心”。一站即:在村委会设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实现信贷服务、信用信息采集、便捷支付、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救助和电商等功能;一点即:打造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标准化网点,配备新型电子服务设备,实现自助查询及转账支付功能,并突出金融知识普及功能;一中心即:设立宜君县农户综合信用信息中心,负责采集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开发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综合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政府、各相关单位、金融机构提供农户信息查询和分析服务。
全力推进“三项工程”,落实普惠金融工作措施。探索实施“金融服务创新工程”,改善农村地区“融资难”。协调出台《宜君县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等,设立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过桥续贷周转基金,为贫困户发展生产提供担保;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宜君县农户综合信用信息中心,探索建立贫困户信用“谅解”和“救助”机制;发放扶贫再贷款2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合作社(企业)+保险+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贫困户”“金融+电信+电商”等金融扶贫模式,构建贫困户通过电商平台发展生产经营、实现脱贫的专项服务机制;围绕扶贫“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贷、产业脱贫贷、搬迁脱贫贷、教育脱贫贷、康复贷等5大类14种产品。深入实施“金融知识扫盲工程”,提高城乡居民的金融素养。在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配置金融知识宣传机、设立金融知识学习专区,组织举办金融知识宣传巡演,开展“体验式”金融知识宣传,打造农民身边的综合金融知识“加油站”;以“金惠工程”为抓手,组建志愿者分层分类定期对志愿者开展培训,同时由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建立起以点带面的宣传机制;开展金融扶贫专题培训,实施央行金币精准助教项目,面向宜君县基层党政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开展金融教育培训。大力实施“便捷支付应用工程”,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首批建设6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努力打造“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的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移动支付,加大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和使用力度;引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量身定做农产品销售网络平台,构建起以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中心,惠农支付服务点为辐射的基础金融服务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