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美国大叔成都“当官”记

2016-12-16 10:00  中国新闻网

美国大叔成都“当官”记

约翰正在接听咨询电话。 张浪 摄

中新网成都12月16日电 题:美国大叔成都“当官”记

记者 徐杨祎

“你好,我是约翰·奥康奈尔,有什么可以帮到你……”16日,在成都出入境“外籍人士之家”的休息区,一个蓝眼睛灰头发的美国人拿起手机,用英语认真地回答着电话那头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59岁的约翰·奥康奈尔来自美国俄勒冈州,是一名喜爱成都而定居于此的游客。他另一个身份则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桐梓林社区社区主任助理。

近年来,成都市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外籍人士来蓉旅游、投资、就业、留学、生活。截至2016年10月,在蓉停留的境外人员逾63万,居留的外国人逾1.4万。仅约翰所在的桐梓林社区就有2600名外籍人士居住。

为全面提升涉外公共服务水平,承担出入境管理、交通服务、涉外政策信息咨询、汉语技能培训等多个功能的“外籍人士之家”--外籍人士家在成都重点项目也设在了桐梓林社区辖区内。而约翰这个“前无古人”的社区主任助理,也像一位外籍人士“协调员”,负责协助社区收集辖区内外籍人士的需求并将其反馈给社区。

与大多数人一样,约翰和妻子到访成都最初都是为了旅行。“成都非常的迷人,我们很快就爱上了这座城市。”言语间,约翰丝毫不掩饰他对成都的喜爱,“我妻子应聘去了一所国际学校教物理,然后我们把家安在了桐梓林。”

约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张浪 摄

约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张浪 摄

约翰说,了解一座城市最有效的方式,是居住在这座城市里,像原住民一样生活。对于那些和他一样想要了解成都的外籍人士,约翰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如果你想舒服的呆在成都,那就住在这里,接受和融入当地的社会。”

“扎根”成都以后,像以往一样,约翰积极参加公益组织和社区发起的各类公益活动。上街捡垃圾、献血、义务宣传、捐款等公益活动中,都能看到约翰的身影。而桐梓林社区的负责人正是“相中”了约翰的热心肠,聘请这位美国大叔进社区“当官”。

“我不认为这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个志愿者的角色。”尽管约翰并不能准确地说出职位名称,但他却深知其工作内容,“就是尽我所能为这个社区的居民,尤其是外国朋友提供帮助。”现在,约翰经常会接到辖区内外籍人士所打来的咨询电话,而他也会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社区。

“目前最困难的是,对外国家庭来说,怎样在成都教育好他们的孩子。”约翰说,由于中西方教育体系不同,绝大多数的外国小孩子也没有办法听懂中文,导致这些外国家庭不得不花更多的钱送小孩去私立学校,“当有人没有办法支付私立学校高额学费时,他又应该怎么办呢?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知道社区有谁能够回答,我可以给提问者指出正确的方向。”

几个月的生活,让约翰对成都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不认为成都需要为外国人作出改变,相反应该是外国人需要去适应成都。”约翰说,他也像一个传播者,将自己在成都的见闻告诉给美国的朋友们,“告诉他们成都有多棒,让更多的人来这里逛逛。”

“我想要一直呆在这里,直到我妻子真正地退休。当然,这也取决于签证的情况。”约翰如是说。(完)

全站热点
地铁车站能借换图书了

2016-12-16 09:03阅读

县农业局2016年农经工作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双获市级表彰

2016-12-15 17:05阅读

汉中名优教师工作室为基层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营养餐”

2016-12-15 11:28阅读

让“沉睡的土地”变成“流动的活钱”

2016-12-14 15:26阅读

户县县长张永潮主持召开户县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暨12月份户县县长办公会议

2016-12-13 19:01阅读

阎良区关山镇采用“两大一保持”工作机制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016-12-13 12:08阅读

草滩街道多举措做好电梯安全隐患排查

2016-12-12 18: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