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青海加大扶贫力度 1234个村将易地搬迁

2016-12-15 17:3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12月15日电 (孙睿)“以前的家住在村里的山尖尖上,黄土堆砌成的房子,现在改住砖瓦房了,不管刮风下雨,都不怕了。”62岁的卡毛加曾居住在一个地质灾害严重、交通不便、缺水严重的藏区偏远贫困乡村,大半辈子都没住过砖房。

如今,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现在卡毛加搬到了离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城3公里的尕日新村,有了自己的小院,住起了砖瓦房。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15日消息,青海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截至目前,下达专项资金19.1亿元,涉及2.13万户、7.76万人的年度搬迁安置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8.3亿元,建成安置房10894套,完成住房建设总工程量的73%,超出年度建设任务8个百分点。该省搬迁项目开工率和工程进度均居全国前列。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该省将易地扶贫搬迁纳入脱贫攻坚“八个一批”行动计划,采取个人申请、村民评议、村委推荐、乡镇审核、县区审批、张榜公示“六步法”,精准锁定“十三五”易地搬迁对象52480户、2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377户、118869人),在38个县(市、区)的1234个村实施易地搬迁项目。

同时,该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对象和不同安置方式,制定出台了差异化扶持政策,扩大补助范围。对易地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补助农区每户8万元,牧区每户9万元,自主搬迁每户10万元,征地补偿农区每户6万元、牧区每户5万元,加上配套设施、后续发展资金,每户扶持资金总量达到20万元以上。对同步整体搬迁的其他群众农区每户补助4.5万元,牧区每户补助5.5万元。对9000多户无力就地改造住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基础上,由省财政对农区每户再补助2万元,牧区每户再补助3万元,既落实了中央让搬迁户少掏钱或不掏钱的政策要求,又体现了制度关怀。

该负责人介绍,青海省科学“挪穷窝”,如立足各地民风民俗、自然禀赋以及群众搬迁需求,按照就近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依托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安置的思路,科学合理布局安置区域,进行多元搬迁安置,因地制宜“挪穷窝”,实现了符合条件且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

而在区域布局上,立足各地区域特征,东部地区主要突出建设新村、小城镇、县城或工业园区集中安置和自主安置;环湖地区主要突出小城镇安置、就近集中安置、乡村旅游区安置;青南地区突出3个“三分之一”安置模式,即三分之一县城安置,三分之一乡镇或交通沿线集中安置,三分之一村内就近安置,实现人口梯度转移,草场流转经营,产业集约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空间布局上,立足各地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合理设置集中安置区和分散安置点,解决了地址选择难、配套设施成本高等瓶颈问题。同时,严格建设标准,严守政策红线,针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有力整改,针对建房面积超标的问题,采取以大换小的办法解决;对一户一宅安置的,采取预留空间的办法为今后扩建解决后顾之忧。(完)

全站热点
弘扬乡土文化 打造文明村落

2016-12-15 16:07阅读

铜川市保险业实现较快发展

2016-12-15 11:33阅读

蓝桥镇开展香菇、平菇栽培技术培训

2016-12-14 19:15阅读

周至县农业局召开现代农业园区及新型经营主体宣传工作会

2016-12-14 10:28阅读

高陵区运管站专项整治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

2016-12-13 16:03阅读

安康24小时监管汉江 300多只“天眼”监控水质

2016-12-13 09:06阅读

临潼一千万面向全球征集兵马俑景区建设金点子

2016-12-12 12: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