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媒体: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防治校园欺凌细则

2016-12-14 09:04  央广网

央广时评:面对校园欺凌 我们有太多无知

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近日引爆舆论,“校园欺凌”一时成为高频词,家长、教育界、心理学届、法律届纷纷加入讨论,各种网帖被大量转发,不同立场和观点激烈碰撞。

其实,“校园欺凌”并非新闻,近年来一再进入公众视野的许多校园暴力事件远比中关村二小事件严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公布调查报告显示,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而6.1%的中小学生则表示“经常被欺负”,比例之大令人瞠目。但是,社会对“校园欺凌”的状况普遍缺乏清晰意识,直到“北京”、“名校”、“校园霸凌”这样的热词叠加在一起,以“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这样的标题在朋友圈流传,公众才开始一片哗然。

随着事件深入,争论的焦点落在了,究竟什么是欺凌?什么是霸凌?如何划分孩子之间正常的打闹、玩笑、恶作剧与校园欺凌的界限?生理和心理受到怎样的伤害才算被欺凌?程度又怎么划分?面对这些问题,不仅公众争论不休,连专家也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无界限、无规则,又如何判是非?正是因为缺乏权威界定和普遍共识,深陷漩涡的中关村二小,无论如何回应,都会遭致一片骂声。

分不清界限在哪里,自然更不知道如何处理。我们看到,朋友圈里家长、尤其是父亲们的普遍观点是以暴制暴,“打回去”。文明社会倡导丛林法则,反映出的恰恰是面对这一问题的束手无策。学校也普遍不知道“怎么办”,传统教育方式的“批评”、“教育”、“处罚”、“找家长”……,在面对二小事件这样的复杂局面时显然已经失效。那么,这类事件该由谁来处理,如何处理?

今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将专项治理纳入长效防治。希望有关主管部门能尽快制定细则,引导学校、家长、社会组织共同配合、系统治理校园欺凌的“顽疾”,让我们的孩子少一点成长的烦恼。(央广评论员 樊新征)

全站热点
户县县长张永潮主持召开户县县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暨12月份户县县长办公会议

2016-12-13 19:01阅读

长安区实施多轮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全面提速升级

2016-12-13 16:14阅读

阎良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

2016-12-13 11:05阅读

长安区教育局“名师大篷车”送教到兴隆

2016-12-12 16:42阅读

从自卫武器到伤人利器 “防狼喷雾”滥用如何管

2016-12-11 10:08阅读

周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黄河检查调研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

2016-12-10 10:52阅读

王曲街道举办治安“中心户长”培训会

2016-12-09 11: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