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检察官支招:如何避开求职“陷阱”

2016-12-12 10:34  检察日报

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年终岁末正是求职、找工作最热火朝天的时候。如何规避求职中的“陷阱”?日前,重庆市渝中区检察院结合办理的大学生求职被骗案例,一一揭晓防骗“宝典”。

在正规分类网站上找工作,却遇到虚假招聘信息,不仅白跑了路,还被骗了钱。刚大学毕业的张某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

22岁的张某毕业后待业在家,一天在家上网时看到某网站发布了大酒店招工启事,便拨打电话咨询,对方让他到酒店门口面试。张某到达酒店,但未见有人接待,于是拨打电话,对方称已经暗中面试了,他可以立即上岗。先后以需买卡充话费、需交体检费等名义索要600元。张某觉得可能被骗了,随即表示不想干这份工作,要求对方还钱。对方立即挂断电话。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说,在此案中,还有多名大学毕业生被骗。经审理查明,该案4名被告人中,最高学历只有初中文化。他们正是抓住了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

网络上找工作可能碰到虚假信息,而托人介绍特别是不认识的人介绍工作也容易落入“圈套”。

20岁的刘某是大二在读生,平时在福彩店兼职打工。今年暑假前,刘某在店里认识了前来投注的秦大川。了解到刘某想在暑期找其他兼职,秦大川便称自己亲戚的孩子需要找家教,地点就在学校附近。在跟着对方去家教地点“面试”时,秦大川采用威胁手段,强迫与刘某发生了性关系。目前,秦大川已被绳之以法。

23岁的林某因从事在网络招聘中找到的工作,不想受到法律的严惩。林某毕业后进入了某电子平台公司工作。明知公司采取期货交易模式交易,无现货经营且系内盘操作,林某仍积极发展下级会员,与下级会员单位共同诈骗被害人。直到林某因涉嫌非法经营被依法逮捕,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不单单只是违规。

检察官支招:

如何规避求职“陷阱”?一是招聘信息尽量从校园招聘会、企业官网上寻找,不轻信路边小广告和网络招聘;二是找工作或是兼职要通过正规招聘渠道,避免黑中介、陌生人介绍,必要时可向老师寻求帮助;三是正规企业招聘都是通过邮件等方式通知,如需电话交流,借用“电信防诈骗指南”中提示——“涉及到钱财的电话一律挂掉”;四是在面试时,女生尽量避免只身前往,以保护自身安全;五是不要被所谓的高薪资、高福利所迷惑,如果发现陷入传销等违法行为中,应及时报警,切莫深陷其中。(李立峰 陈虹宇)

全站热点
秦渡镇推行党员大会固定周学习活动

2016-12-12 09:15阅读

从自卫武器到伤人利器 “防狼喷雾”滥用如何管

2016-12-11 10:08阅读

就业局集中全县劳动保障协理员续签2017年度劳动合同

2016-12-10 10:19阅读

高陵区两手抓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2016-12-09 11:12阅读

长安区杜曲街道中心学校集体舞展演隆重举行

2016-12-08 17:07阅读

中省市媒体主题采访团来长安区参观柳青纪念馆

2016-12-08 09:33阅读

长安区科技局召开第九批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座谈会

2016-12-07 14:3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