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武汉一教授研发喝不醉酒 千杯不醉或将实现

2016-12-10 10:45  荆楚网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乐毅)酒精穿肠过,喝了却不醉。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王利华研发了一种“不醉酒”。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他的实验室一探究竟。

王利华介绍,喝醉酒主要是酒液下肚以后,乙醇进入血液,并在全身循环,从而影响大脑意识,此时驾车就有醉驾风险。王利华研发的“不醉酒”控制了乙醇进入血液的时间和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王利华在白酒里加入了一些特定的可食用物质,这样的“酒”喝下后,在胃里形成了凝胶,大部分乙醇被固定,从而减少了进入血液的乙醇量。“经过测试,9人饮用100毫升以内‘不醉酒’1.5小时后,只有1人达到酒驾。”

在实验室,王利华还原了这一过程。在一盆人工胃液中,倒入加了食品级海藻酸钠等物质的普通白酒,搅拌后,可以观察到酒与胃液的界面产生了稳定凝胶层。“海藻酸钠遇到胃液里的酸形成了果冻的形态,把乙醇包在其中。”王利华还表示,喝下“不醉酒”后,最终会通过消化道的微生物降解掉,或者进入大肠直接排泄掉。

解决了喝了不醉的问题,但“不醉酒”好喝吗?“‘不醉酒’保留了酒的嗅觉和口感。”试酒组成员、大四学生李亚超告诉记者,样酒唯一缺点就是入口有粘稠感。目前,王利华已为他的“不醉酒”申请专利。

全站热点
蓝田县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会召开

2016-12-09 21:15阅读

引镇街道举办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组织干部专题培训

2016-12-09 13:30阅读

未央区城市管理局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检查工作再部署

2016-12-09 09:47阅读

区金融办教育局联办民办学校“打非防非”专题工作会

2016-12-08 14:50阅读

未央区举办“微型消防站”灭火演练

2016-12-07 21:40阅读

五台街道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和组织干部专题培训班

2016-12-07 11:31阅读

开展行风政风测评 促科技工作发展

2016-12-06 17: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