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句柳青《创业史》中的经典名言,曾经激励很多年轻人追求梦想,奋斗创业。12月6日,当记者跟随省委宣传部“坚定文化自信实现追赶超越”采访团走进长安区皇甫村,深入了解了这位人民作家生活、创作的热土,才真切地感受到只有长时期地扎根人民群众,才能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带给人们鼓舞斗志、启迪人生的力量。
深入生活 在广阔田野汲取创作营养在柳青纪念馆展厅内,展示了柳青先生在创作《创业史》时的生活场景,并实景搭建了柳青先生当时写作的书房:一张方桌,一架书柜,一个两座的硬沙发,这就是全部家当。可以想象当年穿着中式对襟小褂、粗布鞋的柳青,经常在夜里踱着步、思考着,一个个小说原型逐渐变得清晰丰满起来……“在创作中,柳青尽管生活极其简朴,吃糊糊饭,穿粗布衣,和普通农民无二,但他的创作热情却非常高,常常半夜骑车骑十几里路到农户家询问村情乡志,又常常聊了半句话,突然有了灵感,就急着往回赶。”讲解员梁诗一说。柳青的创作精神不仅影响了几代人,而且对于当代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传承很有意义。近年来,西安市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坚持把深入生活与重点文艺创作活动有机结合,实施柳青创作精神传承工程,开展纪念柳青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建成柳青文学馆。与此同时,西安市还先后在长安柳青文学馆、蓝田县簸箕掌村等地建立一批创作基地,选派艺术家开展蹲点采风创作生产,推动深入生活制度常态化。同时,建立全市青年文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文艺青年骨干人才遴选和培养。在一系列政策激励下,一批有影响的精品力作逐步推出,其中,《灞桥柳》《我的秦岭邻居》《喊一声大地我热泪盈眶》获第六、七届冰心散文奖,叶广芩的《太阳宫》获得第六届《小说选刊》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