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成都在建机场发掘出70余崖墓 深藏精美画像石棺

2016-12-08 08:00  华西都市报

崖墓所在山崖远景。

考古人员描述的“仙人图”画像石棺。

进入崖墓得低头弯腰。

12月7日中午,成都简阳,天府国际机场工地附近,四座相互环绕的崎岖山丘上,70余个依山凿成的崖墓蔚为壮观。

攀岩而上山丘,低头而入崖墓,一幅幅“沉睡”了1800多年的石刻画,经考古人之手面世。其中两幅刻在了石棺上,画中的展翅神鸟、乘骑祥鹿、追逐仙人……精美而罕见,不禁让人想起《后汉书·冯衍传》里的记载:“凿崖石以室兮,托高阳以养仙”。

考古专家介绍,画像石棺在四川很少见,如此精美的画质更为同时期的上乘之作。而“隐匿”画像石棺的崖墓多数是东汉中晚期,此外也有部分是蜀汉或者东汉早期年间的。专家考察墓室的形制、石刻、遗留物后认为,多数墓室为厚葬,体现了逝者生前较高的经济水平。然而遗憾的是,崖墓百分之六七十都被盗墓贼“光顾”过。

汉崖墓

70多座崖墓多数为厚葬

自古,崖墓就颇有神秘色彩。唐朝年间,它曾因时人不识,被附会成修仙炼丹的“神仙洞府”,南宋大诗人陆游还将崖墓比为“古得道之人藏丹之所”。从东汉时期开始,四川地区崖墓就已流行,此前,四川境内便有多次崖墓发现。

今年8月,为配合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成都简阳石板凳镇金山村,四座相互围绕的二三十米高的小山上,先先后后地出现了考古人的身影。

在这之前,考古专家们做了长达一年的调查。每天,他们都要走上数十公里,寻觅“有文章之处”。探测到这里有崖墓,考古工作人员抡起锄头,分成两组,各自“占领”了山头,向着表土和植被,一锄一锄地开挖起来……3个多月后,70余个藏在山里的汉代崖墓被唤醒。

从山脚仰视,红黄砂岩上,整个崖墓群依山而建,有的甚至悬在峭壁上,部分间距密集,场面蔚为壮观。

据现场考古专家介绍,此间发现的崖墓多数是东汉中晚期,此外也有部分是蜀汉或者东汉早期的。崖墓多为露天斜坡单室墓,或为家族式墓葬。

考古专家考察墓室的形制、石刻、遗留物后认为,多数墓室为厚葬,体现了逝者生前较高的经济水平。然而遗憾的是,崖墓是用泥土填充的,在岩石中容易被发现,有六七成都被盗墓贼“光顾”过。

全站热点
未央区举办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

2016-12-07 18:43阅读

蓝田县城市管理局驻坡底村第一书记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016-12-07 15:15阅读

灞桥区农广校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樱桃产业链发展大讲堂

2016-12-07 10:39阅读

莲湖区民政局全面完成2016年惠民实事工作任务

2016-12-06 15:45阅读

灵沼街道对环保督查问题企业进行取缔

2016-12-06 09:30阅读

灞桥区开展辖区民爆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2016-12-05 12:43阅读

影院贴片广告长达20分钟 占用播放时间消费者有退票权

2016-12-04 09: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