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75岁老人病危 德国姑娘“熊猫”再献血

2016-12-07 10:38  钱江晚报

《德国姑娘为温州奶奶捐献熊猫血》后续——

75岁老人病危

德国姑娘“熊猫”再献血

20多天前,浙江大学留学生、中文名叫“熊猫”的德国女孩Christa,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求助信息,她连夜从杭州赶到温州,为素不相识的75岁老奶奶捐献了“熊猫血”血小板。

前天下午,得知老奶奶病危,再次急需血小板,“熊猫”又一次连夜前往温州。

经过一系列检测,昨天上午,温州市中心血站在“熊猫”身上采集了1.5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尽管距离“熊猫”上次捐献血小板才过去20多天,但专家说,这样做不会影响健康。

“捐献血小板是把血液里的血小板分离出来,只提取血小板和少量血浆,其余回输。根据相关规定,捐献血小板每隔半个月就能进行一次。”

通过输血,目前受捐的老奶奶病情稳定。

老人的外孙女周青青说,由于近期奶奶需求血小板的量比较大,老人家接受了好几个人的“熊猫血”捐献,他们全家都非常感激这些好心人。

周青青记得,11月27日,一位来自瑞安的“豆芽妈妈”,特地开车赶来为老人捐献血小板,“当时,她的宝宝刚满周岁,奶奶又准备着过寿,还有她的同学邀请她去婚礼……忙得几乎脱不开身,却仍然把捐助放在了第一位。”

温州血站也在当地“熊猫血”的名单里帮忙联系合适的捐献者。有一个外来务工的新温州人,也自愿为老人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省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汉族人中,拥有“熊猫血”即Rh阴性血的比例大约为千分之三至五,其中又分为A、B、O和AB四种血型。

按照比例,像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拥有“熊猫血”的人数应在2万人以上,但目前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名库中只有4000多人,能联系上大概只占七成。

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各地自建的“熊猫血”社交群目前大多已荒废,“像温州有个创建多年的‘熊猫血’QQ群,目前只有几十个人,其中大部分也都处于失联状态。”

省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更多的“熊猫血”加入稀有血型名库,形成一个自救互救的群体,在需要时能多一分帮助,多一分安全。 本报记者 王益敏

全站热点
营造和谐稳定好环境

2016-12-07 09:58阅读

区文体局精准帮扶为企业解难题

2016-12-06 17:50阅读

碑林区政府党组成员王宏刚督导检查太乙路街道经济城市治理工作

2016-12-06 11:58阅读

莲湖区积极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2016-12-05 18:57阅读

陕西:6个组赴各地现场督办环境信访办理 已转办环境信访问题198件

2016-12-05 10:03阅读

用爱唤醒沉睡的耳朵 ——康宝莱资助陕西听障儿童

2016-12-03 12:00阅读

新城区太华路街道开展餐饮行业劳动竞赛

2016-12-02 15: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