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照亮一座九华山, 需要1400多个灯柱正常运行

2016-12-01 08:30  扬子晚报

九华山山坡上,技术人员在艰难环境下维护路灯设施。 张可 摄

从今年9月底开始,南京夜景照明提升成果逐一亮相,获得各界的一致好评。无论是古迹名胜,还是现代地标,在灯光艺术的巧妙渲染下,都焕发出别样的神采。璀璨灯光夺目,幕后团队艰辛的付出与维护也不能忽视。昨天(11月30日),扬子晚报记者和南京本地市民网友,跟随南京市城管局路灯设施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体验几处标志性夜景照明的维护工作。

南京市路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启动的夜景照明提升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遇到了许多预见和未曾预见的困难——在紧凑的工期里,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和台风,遇到了国庆中秋两个假期,遇到了南马、名城会等重大活动。施工作业面涉及有交通节点的高架、立交、枢纽,也有人群密集的广场、车站、公园;涉及有明城墙等古迹的保护,也有九华山陡峭的山体。但最终大家克服困难,还是顺利完成了亮灯任务。

昨天上午,在九华山北侧的山坡上记者看到,树林之间,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大量景观灯柱。每天晚上,这里就会亮灯,站在对面,可以感受到实现山体色彩的层次变化,烘托出山顶古刹中的玄奘塔。成就如此美景,设备维护起来十分困难。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山体陡峭,现场都是靠人力搬运材料,并且在陡峭的山坡上架梯子进行安装,车辆机械基本没有办法使用。作业难度非常大。而整座山体共有1400多根灯柱,维护人员每天都要花4个小时巡查一遍。而在太平门城门上,总共有44个景观灯。由于这里车流人流不息,若是使用车辆机械,就会造成半侧道路交通的严重堵塞,同时太平门也没有登城口,人员和材料根本没有道路可以送上城门顶实施安装,只能沿着城墙边的野道,架梯子爬上几十米高城墙。

此次夜景照明提升后,场面最壮观的是,赛虹桥、双桥门两大立交桥气势磅礴、舒展奔放的场景。据介绍,在“赛虹桥——双桥门——应天大街立交”,一共有3万套洗墙灯、1万套点光源,矮则10多米,高则30多米。每天下午5点至晚上10点亮灯,维护团队每天都要在此时间段内,进行沿线巡视,来回要跑六七十公里的路程。“如果看到有个别点不亮了,将位置记录下来,次日维修;如果看到成片不亮的,要立即维修。”

南京市路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设置有1个控制中心、5个维护工区,300余人的专业养护团队,对亮化设施按照“建成即养护”的要求,建设维护无缝对接,持续保障亮化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截至目前,保持了南京全市功能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正常,并保证了路灯的亮灯率在98%以上,设施完好率在95%以上。(记者 张可)

全站热点
临潼区任留街办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动

2016-11-30 17:48阅读

县民政局全面加强冬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016-11-30 11:10阅读

高陵区千人亲商助企帮63户企业查摆问题71个

2016-11-29 16:55阅读

莲湖区 以雪为令迅速行动全力清除积雪

2016-11-28 22:23阅读

长武“百日竞赛”考核推动鼓励激励机制落实

2016-11-28 14:01阅读

蓝田县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治污减霾工作

2016-11-27 09:16阅读

竹峪镇召开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

2016-11-26 02: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