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七旬老人办乐器博物馆:“生命不息,制琴不止”

2016-11-28 17:04  中国新闻网

七旬老人办乐器博物馆:“生命不息,制琴不止”

福州宜天乐器博物馆内展示的一台120年前由英国伦敦制造的投币自动演奏钢琴,吸引观众眼球。 记者刘可耕 摄

中新网福州11月28日电 (记者 刘可耕)榕城冬日,寒气袭人。记者慕名探访位于福州市区的宜天乐器博物馆,一位老者热情相迎,他就是馆主陈恭老先生。

陈恭老人递上的名片写着:乐器工程师、钢琴调律师。

福建七旬老人陈恭创办乐器博物馆,他说弹奏古琴是工作间隙最惬意的放松。 记者刘可耕 摄

福建七旬老人陈恭创办乐器博物馆,他说弹奏古琴是工作间隙最惬意的放松。 记者刘可耕 摄

1946年出生于福州的陈恭称,自己是福建职业艺术学院的退休教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制造专业。他精通乐器制造和维修。喜欢在网上购买一些老旧乐器,然后将它们修复。

于2005年成立的福州宜天乐器博物馆,占地400平方米,共收藏古今中西乐器逾千件。

步入馆内,伊丽莎白二世使用过的钢琴,120年前由英国伦敦制造的投币自动演奏钢琴,1920年产美国索寞钢琴,中国长笛、鼓等各式中外乐器整齐排列其间。

馆内摆放的一本《弦歌相承——国立福建音专纪念文集》,吸引台湾辅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麦青龠的目光。

由福建职业艺术学院退休教师陈恭创办的福州宜天乐器博物馆占地400平方米,共收藏古今中西乐器逾千件。 记者刘可耕 摄

由福建职业艺术学院退休教师陈恭创办的福州宜天乐器博物馆占地400平方米,共收藏古今中西乐器逾千件。 记者刘可耕 摄

陈恭说,福州是中国近代音乐的摇篮。福建省立音乐专科学校,1940年秋创办于福建临时省会永安县,1942年改为国立;抗战胜利后,迁至福州。台湾音乐界许多元老大都是1949年从福州去的台湾。

“自己有个心愿,想在不久的将来,把自己收藏的中外乐器在台湾办展览。”陈恭说。

台湾辅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麦青龠表示,陈先生常年累月执着乐器收藏,传统文化推广的精神令人感动。闽台两地同文同根,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一脉相承,密不可分。

陈恭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作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乐器文明史,国人却知之甚少。

“早在7000年前,中国先人就发明了世界最古老的乐器——古笛、埙、缶;世界上最大的乐队是唐代的宫廷乐队;世界上第一篇乐谱为古琴琴谱《碣石篇幽兰》是中国人写出来的;当今音乐演奏普遍使用的十二平均律,也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讲起中国的乐器发明史,陈恭滔滔不绝。

陈恭老先生(右一)向专程前来参观的闽台来宾介绍由他修复展示的名琴。 记者刘可耕 摄

陈恭老先生(右一)向专程前来参观的闽台来宾介绍由他修复展示的名琴。 记者刘可耕 摄

陈恭笑称,目前乐器博物馆的工作已排到83岁,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几十年后的某一天,自己是在乐器博物馆的工作台上含笑离开世间。

小提琴演奏爱好者、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郭莉指出,陈恭老师身上的工匠精神尤其打动我,他凭借精湛的修琴技艺,任何古琴经过他手修复后都能演奏出完美的声音。“他重视对中外音乐历史的研究和保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音乐的发明和创造,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完)

全站热点
县公安局破获系列盗窃电动车案

2016-11-28 16:09阅读

心怀感恩 与爱齐行 阎良关山中心幼儿园开展感恩节主题系列活动

2016-11-28 11:03阅读

蓝田县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治污减霾工作

2016-11-27 09:16阅读

竹峪镇召开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

2016-11-26 02:08阅读

席王街道五项措施做好治污减霾与国卫复审工作

2016-11-25 11:37阅读

备足“功课”摸清“三农”家底

2016-11-24 16:04阅读

陕西水果走出国门 11种水果出口到64个国家和地区

2016-11-24 08:42阅读